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动态 > 为何民众敏感于房地产业振兴

为何民众敏感于房地产业振兴

  • 时间:2021-04-07 23:19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导读]

    房地产振兴带来哪些影响?民众最担心的是,房地产振兴导致房价上涨之实,振兴房地产成了变相地托房价。其实,要说振兴,最早被振兴的就是房地产,如今的萧条,根子无疑还在不识趣的房价。关于房地产能否搭上末班车、跻身“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越来越扑朔迷离。

    房地产振兴带来哪些影响?民众最担心的是,房地产振兴导致房价上涨之实,振兴房地产成了变相地托房价。其实,要说振兴,最早被振兴的就是房地产,如今的萧条,根子无疑还在不识趣的房价。关于房地产能否搭上末班车、跻身“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越来越扑朔迷离。 房地产曾成功挤掉了能源业,成为第十个“被振兴”的产业。但随后其表示,是媒体误读了他的意思;而消息人士23日透露,房地产行业或无缘产业振兴规划,而取代房地产业的,很可能是物流业。其实,房地产是否入围“振兴”之所以如此牵动民众的神经,道理很简单:在个别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与民众的购买力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民众最担心的是,房地产借“振兴”之名而固房价之实,振兴房地产成了变相地托房价,从各方博弈的态势来看,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尽管在年初的地方“两会”上,一些城市的领导做出了与高房价决裂的姿态,然而,各地陆续出台了楼市政策,一些专家提出可以在上海、北京等城市推行“购房落户”政策,刺激低迷的市场。种种迹象让民众无法不担心,一旦房地产真的被纳入“振兴”行列,国家在政策上对地方的一些举措予以认可,抑或对二套房贷等限制炒房政策的完全松绑,则基本意味着,民众与高房价的博弈在政策层面基本告终,房价能否合理调整和回落更不可预知。而开发商之所以对“被振兴”如此期待,可以从目前国务院已经出台的汽车、钢铁、纺织等8大产业振兴规划里,政策的含金量窥探一二。就拿汽车产业为例,通过税费的减免和消费信贷政策扩大需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培育自主品牌,对1.6升及以下排量车辆购置税的减免,为中国汽车业的振兴提出了“组合拳”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如此力度,怎能不让处于困境中的房地产羡慕?正因为如此,一旦房地产搭上末班车,放开二手房贷,在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且一旦对各地“购房落户”等政策给予默许的话,开发商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政策救助的空间,赢得足够的时间,让房价继续维持在高位。这既是开发商希望的,也是对土地财政具有很大依赖性的地方政府乐见的,而对于房地产本身而言,这种政策的扶持是福是祸,则只能等历史来判断,至少就目前而言,起码可以帮助开发商在不降价的情况下获得喘息和调整的时机。 但民众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房地产被“振兴”,房产商更不要把被“振兴”视为托房价的救命稻草。其实,从去年开始,中央也好,地方也好,出台 “振兴”房市的政策并不少。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是振兴规划是什么?要说振兴,最早被振兴的就是房地产,可是结果呢,萧条依旧,根子无疑还在不识趣的房价。假如真的被“振兴”,政府该出的牌基本已经出完。毫无疑问,目前房地产市场萧条的根本症结仍然是高房价,振兴房地产的唯一路径就是老老实实让价格合理回归,而不是期待政策“伟哥”。聪明的开发商也不想想,如果仅靠政策能救市,美国人还能让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发生吗?
  • 视频主讲律师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