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研究员江勋/文
一切财富都是重组的结果,前所未有的“中国式重组”全球关注。在矿产,在地产,在军工,在能源。一切皆有可能。1/5上市公司都有重组动作。理财周报独家披露100只重组股最新跟踪动向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你再不能袖手旁观,斜目而视。
1号报告,新能源;2号报告,重组;还有3号报告,4号报告……敬请持续关注。
这些报告,是理财周报对最近一个阶段市场运行体系的综合认知。对现在的市场状态,我们的判断是,在缓慢业绩浪铺垫下的主题繁荣阶段,而重组乃题中之义,也是近期市场的典型表征。
中国重组全球
我们提一句话,叫做所有的财富都是重组的结果。
因为没有重组的资源只是家产,进行交易的家产,才叫资产,而资产要产生重组,才能极大地释放财富。
而现在,中国走到了历史性大重组的前沿,创业板、央企重组、地方重组、矿产资源重组,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不再是从前的小打小闹,不再是单纯的题材,不再是庄家的圈钱玩意儿,至少,不完全是了。
我们还有另一句话,叫做中国重组全球。这话听起来很吓人,但为什么要这么讲呢?
我认为,如果以2007年中国讲大国崛起为界,2007年之前是世界重组中国,2007年之后,是中国重组世界。2007年之前的中国是融入世界工业体系的中国,中国是世界的原材料产地和加工厂,中国的资产被可口可乐,被百事,被凯雷,被高盛,被西门子,被美元,被强大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整合。
而次贷危机改变了这一局面。中国开始掌握了整合中国资源命运的杠杆,最重要的是,中国开始出击全球,整合全球的资源。四川腾中收购悍马,吉利收购沃尔沃,中铝竞购力拓股权,这些都还是水面以上的。在你所不能看到的层面,中国开始了在全球的资源和能源布局,有些是国家事宜,我们暂不能表。但就上市公司层面,消息就相当多,比如我们讲过的四川汉龙集团最近在澳洲收购锂矿获批,本期我么将要披露的连铜陵有色也在海外有资源动作,宗申动力收购美国新能源公司。
这些资产总有一天要传导到资本市场,与你的财富相关。此一进程,是中国资产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证券化,财富化。中国的资产属于十四万同胞,所以我们都该参与。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绕不过,因为据我们统计,差不多20%的A股上市公司,都有重组预期或动作。每一次的重组,都是一次社会财富的集中再分配。
长期以来,我们的团队集中跟踪集纳了300多家重组概念公司,现在将其中100家的跟踪成果首次披露给读者,其中不乏独家成果。
什么样的重组值得投资
资本市场天生是投机的,投机之中诞生投资。但是投资不能全靠投机。
在前面两期的主题新闻中,我曾使用一个“全息解码图”来解析目前中国基本面所处的状态,从而提出,中国必须要在能源、资源、消费、货币四个层面至少一个层面占据上游或主导,国家和资本市场才有突破性的进展。
从奥巴马来华迹象看,货币可能在一段时间都较为稳定;而消费端需要等到明年调结构之后才有突破。
这两者也都是长期性的经济沉淀物,所以短期内中国的金融资产和内需消费资产还不是最具想象力的资产,也不是最紧要的重组对象。
较短期内最紧要的就是资源,也是价值坐标最确定的品类,其次是能源。所以矿产、地产类重组是最值得关注的题材,而能源领域进入多事之秋,涉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重组则更多要考量现实种种可能性,比如技术,盈利能力,前景。
这是讲大的逻辑。从操作层面讲,重组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控制权变动(之后再运作资产变动),一类是通过股本扩张(增发)更新资产。第一类的盈利模式在于时间的博弈,请关注各种关键公告或承诺前后的股价波动;后一类的盈利模式在于资产质量,因此须密切关注注入资产的溢价、盈利、布局等等。
另外,中国目前朝野上下幡然认识到资本运作的意义,政府、国企、民企,都出现一个大潮流,即造新的系,造新平台。务必关注那些具备大平台意义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