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任芳)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分配自古以来事关社稷民生,如今我国的国民财富总量已雄踞世界第三,分好财富的问题日显重要。连续三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2009年的会议更是强调“加大调整力度”。
劳动报酬少,贫富差距大,成为当前收入分配格局最主要的结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小企业服务业,推动垄断行业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加大民生投入……会议提出的多项改革措施,能否让2010的财富蛋糕切得更好?能否让百姓钱袋更加充盈?
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
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生意兴隆的百平方米小店的收入分配如下:每天营业额约一万元,扣除6000元进货费和1000元房租,剩余部分缴税900元,老板1800元,四位店员共拿300元。老板说,每月2000元招个大学生并不难。
一叶知秋。综合多个部门和专家的测算,在国民收入三大分配主体政府、企业、居民中,目前我国的分配比例是33:30:37;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比例曾经是24:18:56。
“国家和企业分得多,居民分得少,是我国现有分配格局的最大特点。”长期研究国民收入分配的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政府收入占比过高,应控制在25%之内;居民收入占比过低,多数国家在60%左右,美国已达到70%;企业收入占比偏高,国际上一般低于25%。
各级政府用税收、收费罚款、土地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等权力在国民收入中进行分配。“政府分配占比高,问题症结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周天勇说。
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资源价格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改革举措之一。
专家认为,以上举措对调整当前收入分配格局至关重要。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将减少行政收费;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将限制一些地方政府的“卖矿”收益。
“初次分配调整的重点不是强化对劳动市场的干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说。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收入占比仍在扩大。财政部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6.34万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其中行政收费等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7%。
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
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生意兴隆的百平方米小店的收入分配如下:每天营业额约一万元,扣除6000元进货费和1000元房租,剩余部分缴税900元,老板1800元,四位店员共拿300元。老板说,每月2000元招个大学生并不难。
一叶知秋。综合多个部门和专家的测算,在国民收入三大分配主体政府、企业、居民中,目前我国的分配比例是33:30:37;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比例曾经是24:18:56。
“国家和企业分得多,居民分得少,是我国现有分配格局的最大特点。”长期研究国民收入分配的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政府收入占比过高,应控制在25%之内;居民收入占比过低,多数国家在60%左右,美国已达到70%;企业收入占比偏高,国际上一般低于25%。
各级政府用税收、收费罚款、土地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等权力在国民收入中进行分配。“政府分配占比高,问题症结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周天勇说。
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资源价格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改革举措之一。
专家认为,以上举措对调整当前收入分配格局至关重要。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将减少行政收费;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将限制一些地方政府的“卖矿”收益。
“初次分配调整的重点不是强化对劳动市场的干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说。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收入占比仍在扩大。财政部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6.34万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其中行政收费等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7%。
改革四:稳步推进城镇化
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从1985年到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由1.86倍扩大到3.33倍。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亮点。
“要提高农民收入占比,关键是减少农业人口。”周天勇说,2008年占就业人口总数40%的农业人口,创造出占GDP总量10%的农业产值。目前我国农业产值在GDP中占比每三年下降两个百分点,大量的农业人口分配越来越少的农业产值,收入怎么可能提高?
多位专家表示,随着农民身份转换提速,农民增收难有望缓解。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我国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正在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由各项补贴、离退休金和养老金以及救济款三大部分组成转移性收入增速遥遥领先,达到26.4%。
关于财产性收入,余斌等建议,在稳定农民对承包地拥有长期物权的前提下,促进土地流转和变现,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流;清晰界定农户宅基地产权属性,推进宅基地流转、置换方式创新,让农户分享土地升值的收益。
改革五:加大“民生”支出
最近中央政策可谓喜报频传: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20元;养老保险可钱随人走;部分中职学生可免交学费……这些举措,阐释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
2007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三大“民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比重合计29.2%,比人均收入相当的国家低24.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和社保支出不足问题尤其明显。
另一方面,周天勇测算,目前政府实际行政开支占全部实际收入的比例已升至40%,高于东亚、拉美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行政开支不能超过政府全部支出的15%。”
温家宝强调,我国今年的投资已经注意向民生等领域倾斜,“明年的投资力度不减,但其内涵要发生变化,要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
以强化预算为起点,推进政府行政支出公开化,是多位专家开出的“减少行政支出,增加民生投资”的药方。
美国留学生兰小欢在奥巴马政府787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中,得到了2万美元,工作是追踪给教育机构的每一笔钱。她发现这个工作很容易,只要轻点鼠标,每笔钱的去向就一目了然:给了谁?为什么给?是贷款还是资助?等等。
我国也正快步迈向“阳光财政”。2008年3月起,北京市财政局每月底向所有市人大代表寄送“预算执行情况报告”;2009年10月,广州市在政府网站公开全部账本。日前,审计署提出,争取再经过两三年努力,使所有中央部门预算都向社会公开。
随着人大监督和公共监督的强化,我国的民生投资有望持续扩大。事实上,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说,今年分四批下达的中央投资中,直接用于民生的投资比例超过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