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带行,电查国股、商行,以传真件定额度,利率低、打款快,可长期合作……”近日,相关类似的广告在一些专业网站的论坛和一些QQ群里大肆传播。这些“掮客”之所以这样疯狂揽业务,主要是因为银监会刚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对2011年的票据业务展开逐笔自查。一时间,银行加大了对票据业务审核,部分承兑汇票无法在银行实现贴现,于是只能找掮客代为贴现。
10分钟内就能完成
7日,经济导报记者与自称是武汉汇赢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办事处的李姓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称有一张10月20日到期的480万元承兑汇票,本地工商银行签发,需要贴现。李表示只要票据是真的,10分钟内就能完成贴现。
李在电话中告诉导报记者,无需提供任何背景资料、增值税发票与合同,只要票据真实有效即可,5分钟内可打款到企业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对公账户,所有操作均在出票银行大厅内完成。“你确认贴现款到账后我才收票,而且我的贴现利率要低于银行的贴现利率。”
据导报记者了解,通常情况下,有贴现需求的企业可以拿票据直接到银行贴现。“银行贴现手续复杂,贴现利率高,而且还必须提供各种原始单据。”李说。
或许感觉到导报记者在犹豫,李接着说道:“现在银行的贴现利率在月息千分之八左右,而且即使你拿着所有的合同和票据去银行办理,都不一定办下来。”
对于导报记者提出的贴现后票据是否会出问题,他表示不会。“贴现后你不用管票据最后流向哪儿,反正很安全,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他说,“我一年做几亿元贴现,都没出现任何问题。”
一家国有银行对公业务的经理张良(音)私下告诉导报记者,民间票据贴现业务异常火爆,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部分中小企业票据贴现资料不完备,难以通过正常途径到银行办理贴现业务,只能转而向民间免检贴现;二是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票据知识不足,企业又有急于融资的需求,因此到民间贴现;三是部分人持有票据,但来源渠道不正规,不得不到民间贴现。
银行开票的“妙处”
正如李所说,导报记者就此咨询了驻济的多家银行,得到的回馈都差不多———月息在千分之八左右;除本票外,还要提供企业营业执照、购销合同原始件、相关的发票证明等材料。但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保证贴现成功。
张良表示,票据业务相当于银行发放给企业的贷款,但不占用银行信贷额度,所以银行和很多企业会倾向于这一业务。
而且,对于银行来说,开票也是有利可图的。“开票既有一部分保证金存款,又有手续费收入,何乐而不为?”他说,“承兑汇票保证金,一般企业是50%,优质企业客户是30%,然后再收取总额万分之五的手续费。”
但在6月下旬,银监会下发上述《通知》,指出部分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机构违规办理票据贴现及转贴现业务,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逃避信贷规模等问题。银监会要求严禁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机构通过转贴现卖断并买入返售的方式来逃避信贷规模,并责令商业银行立即对2011年的票据业务展开逐笔自查,重点检查金融机构是否通过票据贴现逃避信贷规模等,并严禁从事或参与以规避信贷规模为目的的票据买卖行为。
“在信贷收紧的背景下,票据业务被银行用作‘消灭’信贷规模的‘影子工具’。国家严控银行信贷规模以及银行的业绩冲动,是导致此类业务泛滥的原因。未来商业银行寄望借助票据贴现腾挪信贷空间的做法将受到密切监控,”张良表示,“因此各家银行近期对贴现业务都比较谨慎,部分银行现在是只开票不贴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