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动态 > 我们的"橄榄"在哪里?

我们的"橄榄"在哪里?

  • 时间:2021-04-07 23:51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近日,重庆社科院多位专家联手完成了2008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12月9日《重庆晨报》) 重庆一城的情况,固然未必足以表征整个中国的现实,但就眼下的现实来看,其结论显然是具有一定普适性的。

      近日,重庆社科院多位专家联手完成了2008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专家认为,重庆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总体和谐。(12月9日《重庆晨报》)

      重庆一城的情况,固然未必足以表征整个中国的现实,但就眼下的现实来看,其结论显然是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社会结构一般有两种比较典型的形态,一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是一种比较优越而稳定的现代社会结构;另一种是顶尖底宽的“金字塔型”结构,这一结构中,极少数人居于社会的上层,绝大部分则处于社会的下层――而“倒丁字型”结构是“金字塔型”结构的一种变形,显示出处于较低社会位置的群体较大。底层群体过重,直接表现为民生难题多,社会消费率低,阶层流动性弱,政府承载的责任与压力较大。

      早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处,有识之士就提出要培养我国的中间阶层,让更多人成为“橄榄型”结构的主体部分,使之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社会多一些“橄榄”,则公众对主导型价值观就会有强烈的认同感,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中间阶层多了,底层群体数量自然就少了,利于调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从经济发展来说,中间阶层利于形成稳定而持续的消费市场,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石。我们曾一度以为,蓝领或白领群体的形成,是中国橄榄萌芽的喜讯,遗憾的是,伴随着“干得多挣得少”的现实,是劳动力价值的低估,以及生活重压对新兴中间阶层的削弱――结果导致我国基尼系数与经济总量一起上升,1990-2005年基尼系数从0.35上升到0.45,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0.48,已经突破了国际警戒线。数字的背后,就是本该成为“橄榄”的那部分群体,生生成了“倒丁字型”中的一横。没完没了的加班,柴米油盐的紧张,教育医疗住房的挤压……原来,一切“白领”“金领”“中产”“精英”等美丽标签,不过是媒体贴牌的误会一场。

      若干年前,美林公司预言说未来10年中国中间阶层将增长至3.5亿人,有人反问:未来10年,谁能、哪个行业能、哪种职业能给中国提供3.5亿个中间阶层的岗位?问题一出,乐观的预言家几乎同时陷入了沉默。其实,我们的中产阶层长势不甚喜人,倒并不在于就业这一点上。易宪容先生曾一针见血地说,我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不在于民众的知识教育水平、个人能力以及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培厚中产力量的制度――看这种制度安排是扩张民众生活权利的空间,还是抑制、甚至剥夺。比如底层向上流动的自由,具体说涉及高考公平、用人公平、代际变动等;再比如公民私权的神圣性,具体说涉及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物权的捍卫等;比如暴利领域对劳动所得是否长期蚕食,具体关乎调控房价、防止垄断行业挟私涨价等……凡此种种,只有相关制度保持对中产的友好与公正,我们的“橄榄”才会发育正常起来。

      政府在这方面其实也着力不少,比如提出共享理念等。但就社会构成来看,只有培育出自己的“橄榄”,改变“倒丁字型”结构,继续为底层群众的上行道路寻找突破口,我们的中产阶层才不至于长期《蜗居》在底层的某个角落,“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更殷实起来。

  • 视频主讲律师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