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多月以来,在参与筹备“深圳市版权业协会成立10周年暨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成立15周年庆典”的过程中,徐茜采访了30多位深圳期刊负责人和媒体专家,倾听一段段创业故事、一则则改革思路,这让她产生了很深的感触。她知道,曾经拥有辉煌的深圳期刊业,如今却少有可圈可点之处。对于几份表现比较突出的期刊,一般人很少知道这是“深圳出品”,而大部分深圳期刊早已鲜为人知。对于整个行业的边缘化状态,她反复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深圳到底还要不要期刊?深圳期刊还能不能重现辉煌?深圳期刊的出路在哪里?
徐茜是深圳市出版业协会期刊出版专业委员会会长,也是《汽车导报》总编辑。在15年的时间里,她带领自己的团队从用内刊号出版的一本杂志做起,如今用一个刊号出版旬刊的方式,在细分市场里分别出版了《汽车导报》主刊、《汽车导报——改装与四驱》和《汽车导报——中国赛车杂志》,而汽车导报网则作为与平面出版物相辅相成的电子阅读平台,开拓着全新的事业空间。
在徐茜看来,深圳期刊所遇到的问题,与全国期刊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深圳期刊人用深圳方式来找到一套解决方案是可行的,做得好,深圳也许会成为这一轮传媒改革的策源地。”
“《经理人》、《汽车导报》、《模具制造》、《现代装饰》等体现‘分众’特点的专业领域杂志,在全国同类杂志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可以说,它们都属于深圳的‘文化名片’。”徐茜介绍,这些杂志的共同点是“背后有一个产业,面向着一个市场”。其中,《模具制造》更是在全国模具业界具有话语权的媒体。“媒体的专业性,可以使其确立在业界的意见领袖地位。在拥有这种资源以后,媒体还可以继续‘往下游延伸’,举办各种论坛、展览、评选、比赛活动,形成一条产业链。”徐茜认为,如果媒体可以拥有这种操作理念,在全国期刊界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不过,徐茜也了解到,对于这些表现突出的杂志,知晓的深圳人却不多。这种现象也说明了深圳媒体环境的一些情况,业界的整体优势不够突出,就约束了深圳期刊影响力的扩大。“在这样的情形下,就更加需要这次庆典活动了。深圳期刊业界目前最需要的,一是做事情的激情,二是‘抱团取暖’,三是‘以点带面’找到突破口。”
徐茜认为,深圳具备期刊出版业最好的投资环境,许多优秀的投资人、投资机构都在深圳;深圳也拥有最好的市场基础,消费品产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等都比较成熟;深圳还拥有最好的配套产业,比如印刷业、设计业、物流产业等等。此外,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化窗口,具有做现代期刊最需要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人才机制,深圳还有一批具有传媒理想、领先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期刊出版人。“深圳期刊可以整合这些优势资源,以专业期刊为突破口,办出基于中国市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一系列期刊,并在此基础上,开拓互联网、线下服务等商业模式,做成中国最大、最强的专业期刊集群。”徐茜说,这是深圳期刊人的一个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