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动态 > 不要成为引诱孩子偷钱的元凶

不要成为引诱孩子偷钱的元凶

  • 时间:2021-04-07 23:44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郜妈爱说笑

      老师向学生解释“诱惑”这个词的意思:

      “就是明明知道不应该,但就是想要拿小刀从扑满的投币口里掏钱,这就是‘诱惑’。”

      小明听了点头道:

      “嗯,这个主意不错,回家去试试。”

      郜妈侃一侃

      这是女儿八岁时发生的事情——

      总是一回家就把钱包随手扔在玄关柜上的丈夫,发现钱包里少了一千元。

      “是你拿了我的钱吗?”

      他分别问了家里的三个“嫌疑犯”——

      我、十一岁的儿子与八岁的女儿,每个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但我留意到女儿在回答“没有”时,眼睛不敢望着她爸爸,我心里就有底了,但如何让女儿认错且悔改?我却一点谱都没有,于是打电话向一位相熟的亲子教育专家朋友请教。

      朋友在听完我的述说后,第一句话居然是:

      “你女儿会偷钱,错在你丈夫把钱包随意放置,这在法律上称做‘引诱犯罪’!”

      “我丈夫一直都有这种乱放钱包的习惯啊,但为什么只有女儿受引诱,她的哥哥却不受到引诱而偷钱呢?”

      “这跟每个孩子天生的个性与年龄大小有关,孩子的物质欲较强,或年龄较小还不太分得清你物与我物的界限,就容易犯错了。”

      朋友还提出两个与孩子沟通的原则给我作参考——

      1.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女儿,强逼她认错,建议用比较和

      缓的方式去“点”她,让她知道父母清楚她犯错误了。

      2.一定要弄清楚她偷钱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绝此项行为的方法。

      “至于用什么方式去跟你女儿谈,你是她母亲,应该会比我这个外人更了解适用的对策。”

      专家朋友的这番话,安定了我这做妈的在初知女儿偷钱时,涌上心头的一些纷杂想法——真丢人,自己竟然会教育出一个会偷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偷钱的恶习,长大了还不犯更大的错误?

      静下心来的我决定跟女儿做一个“母女单独约会”,请她去西餐厅吃她最爱的牛排大餐。

      我耐心地等待女儿享用了一顿丰盛餐点,显出心满意足的放松模样后,才以不经意的口吻说:

      “爸爸前两天皮包里不是少了一千块钱吗?他怀疑是不是我们家的小朋友拿了,我跟爸爸说,我相信我们家小朋友一定不会随便拿人家钱的……”

      我注意在言谈中,绝对不用“偷”这个字眼,以免造成女儿心理上的阴影。我发现女儿在听我提起爸爸少钱这事时,眼睛就低垂下去不敢看我,我进一步确定这钱肯定是女儿拿的,我决定给她保留面子,不去要求她向我承认错误,于是便将话锋一转:

      “你的零用钱够用吗?”

      女儿哭起来,抽抽搭搭地说:

      “就是不够用啊!”

      “怎么会不够用呢?我给哥哥的零用钱跟给你的一样多,怎么哥哥都没有说不够用呢?”

      “因为我想买一个手提音响,还有一块表!”

      “家里已经有一台音响,可以让你听故事和音乐,你为什么还想要买一个手提音响呢?手表你也已经有两块了,也不见你戴它,为什么还要花钱再去买手表?”

      “那个音响总是被哥哥霸占着,听他喜欢听的故事和音乐,我如果能有自己的手提音响,就可以高兴听什么就听什么了;那两块表是你和小阿姨选你们自己喜欢的样式送我的,都不是我喜欢的,我想去买一块自己喜欢的表!”

      “这两样东西真有这么想要吗?”

      女儿点点头。

      “好,那你先选择一样你最想要的,妈妈带你去买。”

      女儿惊讶地看着我问:

      “真的可以买吗?”

      “真的可以,不过由于这两样东西家里都有了,所以在妈妈的预算中都不是非买不可的‘必需品’,因此买这东西的钱,妈妈可以先借给你,你每个月来摊还这笔借款,你愿意吗?”

      女儿点头应允,选择先买手提音响,我便领着她去百货商城选购。大概是考虑到这笔费用需要事后摊还,女儿选择了一个中价位的商品。

      回到家后,我拿出一张纸,要女儿写下欠条,注明每个月预备归还的金额,并让她签下姓名摁上手印。

      女儿这笔欠债在六个月后还清,在还清最后一笔款项时,我把欠条还给她,并且愿意再借一笔钱给她买手表,女儿却婉拒了我的好意。

      “我不要买手表了,因为每个月要还钱实在很痛苦。”

      “可是你不是很想要一块自己喜欢的手表吗?”

      “也没那么想啦,而且我也不是那么爱戴手表,就算买来了,我最多也只会戴几天就不戴了。”

      女儿再也没犯下任何不告而取的错误,并且养成了购物前先停下想一想是否一定需要,还有观察物品质量差别与比价的习惯。我们家的那个老爷,也为了避免成为“引诱犯罪”的祸首,而改变了我说了几百遍他都不肯更改的乱放钱包的毛病。

      郜妈老实招

      孩子犯错误时,虽然不可轻忽,但也不必要把那“结果”放大为“罪大恶极”,延伸想得太坏太远,以免在造成自己吓自己的恐慌与罪恶下,对孩子做出太过严厉的处罚;而应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为什么他会犯错”的原因上。

      跟孩子做沟通时,最好采取“软着陆”的方式,就是先进行一些能让他心情愉悦放松的活动,如吃饭、说故事……并挑选适宜的时机,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用词遣句上也要避免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言词,或将他的行为冠以充满羞辱性的如小偷、骗子、坏孩子等名称;只要感觉到孩子知道自己犯错知耻就行,没有必要一定要逼孩子承认错误,给他留些颜面和自省的空间。

      公说婆说

      禹王

      我也遇到这事,很为难,你处理得很好!谢谢!

      安沐瑞

      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因为零用钱不够用而偷拿爸爸的钱的行为。你的教育方法真好。

      嗯嗯

      其实对于小孩的行为是不能用“偷”这个字眼的。更多的是要正面引导。

      清扬

      “你女儿会偷钱,错在你丈夫把钱包随意放置,这在法律上称做‘引诱犯罪’!” 真的?那街上穿着清凉的时髦女郎在法律上也应称做“引诱犯罪”!

      博主郜妈

      我文中所说的是针对没有“物权所有”观念的孩子。如果按照你“依着三岁孩子智商”的观点来看,那卖猪肉、卖衣物的将物品放在柜台上,也叫“引诱犯罪”啰!请你不要把大人的智商矮化了。

      潇潇宝贝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真的要多动脑筋呢!

      马惠禹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诱惑多,不似我们那个时代,我们那时不会见钱眼开,能够抵御诱惑。

      shannon0404

      与女儿沟通的技巧与后期处理的方式,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那一片海

      我外甥女偷了我两百多元钱,明知道是她拿的还不能说,因为她有个不讲理的妈,我和她妈妈也处得并不太好,如果说她女儿偷钱她马上就会大闹,都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了,真不知道她以后会怎么样。

      博主郜妈

      只有退一步看好自己的钱包喽!

      其歌

      有一次去小叔子家里玩,两个孩子拿我的包玩,居然把我的一张卡弄没有了。我现在要求他们不能动大人的包。

      博主郜妈

      不能养成孩子玩大人皮包的习惯,会让他误以为大人的皮包是玩具,造成他可以从“玩具”中拿取东西的观念。

      中国式的女人

      因为我的一时冲动,让我至今还对侄女心存内疚。那是在我离婚的时候,也是我很烦乱的时候,一开始发现钱少我没注意,没想到是我侄女拿的,后来知道了就对哥哥说,让他注意一下孩子的行为。后来有一天钱又少了,我就去侄女的兜里找,果然发现了。我又偷偷放回去,然后婉转地问她,想给孩子一个认错的机会,可是她不但没承认还说我冤枉她。我终于忍不住把她兜里的钱翻来给她的妈妈看,她才哭着承认了,我当时这样做心里也非常难过。事隔三年,我还是感觉心里有种负罪感,也觉得侄女离我越来越远,以至于我后来开始慢慢从学习教育中想办法找机会找回亲情和信任。请您给我一些建议!

      博主郜妈

      试着将这篇博文给她看看,跟她谈谈吧!

      新浪网友

      若早看到这篇博文,就知道怎么教育我那今年八岁自己拿了我200元钱去买喜欢的漫画书的儿子了。由于不知道怎么办,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很后悔啊。

      博主郜妈

      现在找时间跟他道歉,还可以亡羊补牢。

      小王子

      跟孩子相处,最重要的不是管教,而是关心。

      开心脸

      我的外甥也是偷他家里的钱去买电动游戏机,被发现后,姐姐用皮带一顿好揍!我真担心他们的粗暴行为会适得其反。

      新浪网友

      我小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我爸没打我也没骂我,带我到所有的商店走了一圈,告诉别人别卖给我东西。想起来都觉得心慌。从此,性格也变得胆怯内向了。

      博主郜妈

      你父亲采取的是“羞辱”教导法,恕我大胆批评,这教导法有点伤孩子自尊,不足学取。

  • 视频主讲律师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