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动态 > 京将出新政限购多套房 物权法助力抑制炒房

京将出新政限购多套房 物权法助力抑制炒房

  • 时间:2021-04-07 23:39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昨天在做客首都之窗时表示,“新国十条”出台后,北京目前正在研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相关政策,很快就将出台,购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屋将从贷款和许可方面进行限制性规定。

      开始对房市联合检查

      4月1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业内称之为“新国十条”。

      市住建委委员、新闻发言人徐志军昨天表示,北京正抓紧制订配套政策,很快就将出台。其中包括加大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执行力度,遏制投机性炒房行为等。

      “在市场监管方面,市住建委会同北京市有关部门开始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联合检查,严厉打击捂盘问题。”徐志军说。

      市住建委市场处副处长秦剑表示,检查主要针对开发商囤积房源,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问题,目前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市住建委牵头滚动式检查。另一种是联合检查。“检查的结果不仅要向全社会通告,还要向金融系统进行通报。国土、建设等部门情况查实的案例,银行系统对开发企业的放贷将会从严管理。”

      抑制投机举措马上出台

      秦剑昨天透露,北京市在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方面,马上也会出台相应的举措。特别是对购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屋,要从房地产贷款和许可方面进行限制性的规定。

      业内人士预计,北京很可能将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款,而且还有可能在遏制炒房、对商品房限购套数等方面,出台更为严格的措施。

      《物权法》助力抑制炒房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住房的套数认定将不以是否发生过贷款为标准,而是按家庭实际拥有的住房套数为标准。有市民担心,如果炒房者持他人身份证买房,就可以规避政策限制。

      秦剑昨天说,市住建委与市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市银监局、银行的征信系统和房屋登记系统实施了联动。如果有购房人曾经办理过贷款,从金融系统的征信系统中可以查出。曾经有过一套或者两套住房,则可以从房屋的登记系统当中核实。“随着《物权法》的出台,我们相信这种情况应该能在北京市场基本受到抑制。”

      数据发布

      商品房销售 郊区县唱主角

      一季度四环内住宅期房均价近3.3万元/平方米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一季度,北京四环内住宅期房均价已突破3.28万元/平方米,销量上则是郊区县出现暴涨,成交量达到核心功能区的10倍以上。昨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1月至3月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商品房销售向郊区转移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销售商品住宅23923套,比上年同期下降1.1%。除发展新区住宅销售套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以外,功能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区同比分别下降。

      其中,郊区县成为商品房销售的主角。一季度房山、通州、顺义等城区成交量达到功能核心区的十倍以上。与此同时,从近期开盘的新盘来看,多数在五环以外,北京的商品房销售逐步向郊区转移,主城区的新盘已经非常少见。

      一季度房价涨幅明显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四环内商品住宅期房销售均价为32809元/平方米,四环至五环销售均价为18724元/平方米,五环至六环销售均价为13518元/平方米,六环以外销售均价为11090元/平方米。

      从统计数字看,商品房上涨的幅度依然比较明显。1月-2月,北京四环内商品住宅期房售价为31220元/平方米,比一季度要低近1600元/平米。6环外的住宅也依然维持上涨趋势。

      近期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后,对北京房价未来走势,市统计局表示尚需观察。

  • 视频主讲律师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