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动态 > 幸存者捐物权 北川老县城建墓园

幸存者捐物权 北川老县城建墓园

  • 时间:2021-04-07 23:41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昨日清晨,北川老县城“5·12”地震纪念碑前,正在举行一场异于平常的特殊祭奠。祭奠之后,23名在北川老县城拥有物权的北川人以签名为证,为北川地震遗址纪念馆、为逝去的亲人同胞,无偿捐出了他们的物权。这场祭奠,缘自一群普通的北川老县城幸存百姓一纸倡议:向罹难同胞“献爱心、捐墓地”。

      捐出物权建墓园“为同胞留一方祥和”

      3月1日开始,一纸名为《关于向罹难同胞“献爱心、捐墓地”活动的倡议书》开始在北川流传。这份署名为“‘5·12’特大地震北川老县城部分幸存者”的倡议书,称北川老县城“已成为事实上长眠着我们亲友同胞的墓地”,倡议老县城全体幸存同胞,捐出位于老县城的物权。

      此前广为流传的北川地震遗址纪念馆规划中,提及将在老县城中建成爱心墓园。因此,《倡议书》提到:“希望大家捐出物权建墓园,这是向长眠于老县城的罹难同胞奉献一份爱心、孝心,对老县城的遗址保护和纪念馆建设履行一份责任。

      地震让原有地形地貌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在老县城的物权已难以核实确认。保护好老县城遗址,全力支持地震遗址保护区和纪念馆建设,保持遗址的安静肃穆,让逝者永远得到安宁,让生者永远得到安心,是生者对逝者最好的祭奠和最大的尊重。”

      北川人大作表率“我们以行动发出倡议”

      昨日出现在北川老县城的23人,来自北川人大常委会机关。其中,北川人大办公室主任王勇的妻子,地震时在老县城中遇难,他在签下名字捐出物权那个瞬间很伤感:“掩埋亲人的地方,就是公墓。县城埋成这样子,哪里还存在物权?”

      北川老县城部分幸存百姓的《倡议书》流传到北川人大时,对人大上下触动很大。“5·12”地震,北川全县各级干部中,共有436名干部遇难和失踪,占全县各级干部总数的22.79%。这份《倡议书》让北川人大上下明白:感恩的北川人,应该有实际的行动了。

      3月10日,北川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会上,有人再度提起这份《倡议书》。看来只是一个顺便的话题,却促成了昨日人大机关在老县城举行“向遇难同胞献爱心捐墓地仪式”,白底黑字的横幅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用我们的爱心给亲人(同胞)一片安宁的天地”。王勇说,从个人角度来讲,他很愿意为了亲人捐出物权。人大作为北川四大班子之一,拉起这样一个横幅,也是希望给全县干部群众作一个表率:“我们应该以行动发出倡议。”早报记者吴楚瞳

      名词解释

      物权

      是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 视频主讲律师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