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的生活状况如何?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高学历,却如蚂蚁般弱小、群居;他们心怀理想、充满活力,但却为微薄的工资而殚精竭虑;他们曾被寄予厚望,却有一步步滑向社会边缘的危险……
蚁族的生活状况如何?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高学历,却如蚂蚁般弱小、群居;他们心怀理想、充满活力,但却为微薄的工资而殚精竭虑;他们曾被寄予厚望,却有一步步滑向社会边缘的危险…… 国内学者根据该群体所处地域的不同,分别冠之以京蚁 (北京)、沪蚁(上海)、秦蚁(西安)、穗蚁(广州)等称呼。 西安,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众多的城市,蚁族们同样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姚峰的账单 上大学4年,姚峰共花费学费36000元,生活费24000左右,合计60000元左右。毕业后,姚峰工作5年。现在他平均每月收入在2200元左右。以下是他月平均支出和2009年11月详细支出。2009年10月,姚峰的工资为2400元。除了工资没有其他收入。 李黎的账单 他上学期间的12000多元学费来自于助学贷款,三年总计近15000的生活费基本用在吃饭上。毕业后,每个季度有870元助学还款。工作一年后工资涨到1750元,2009年国庆节还完了债务。目前他已经有了1万元左右的存款。 张铸的账单 在中国科技大学四年共计56000元左右。从2009年10月份到现在没有收入。 吕清远的账单 上大学四年吕清远学费26000元,生活费每月500左右,总共四年共花费5万元,考研一年花费近3000元。目前吕清远月收入2500元。初见姚峰,他还不能完全明白“蚁族”的含义,但当记者为他查阅了相关解释后,姚峰点点头,“是的,除了群居,我就是个典型的蚁族。” 说这话时,姚峰正在西安市西郊河东村租住的一间民房内。村里街道狭窄却热闹,一张张青春甚至略显稚嫩的脸穿梭其中。 放大到整个城中村,这些毕业生们算得上聚居在一个个单独的蚁穴中。 工作 5年换了7个单位存款依然是零 姚峰住在一栋民房的三楼。电暖器在阴冷的屋里散发着时断时续的暖意。电热水器不喝水时绝不会长时间开着——省电。 尽管毕业5年换了7个单位,但27岁的姚峰存款依然是零。没签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险。 作为独子,姚峰是父母的希望,但工作让他觉得“实在有愧于父母。” 2004年7月,家在宝鸡的姚峰从西安翻译学院国贸班毕业,“找工作挣钱是最实际的理想。”他应聘到西安一酒店当实习生,每月300元工资,借住在亲戚家。 当年10月,姚峰跳槽到一家五星级宾馆,让他至今难忘。那是所有工作经历中唯一有合同和社会保险的。每个月能收入2200元,他搬进了城中村。 2006年5月,姚峰第二次跳槽到了一家四星级宾馆。可销售工作绝不简单,“没人愿分客户资源给我。”5个月后,姚峰辞职。 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4月,姚峰陷入长达7个月的失业期。那时,他租住在一所家属院的单元房里。房费涨了,收入却没了。“从第二个星期开始,天不亮就醒了,在床上发呆。”姚峰说,“感觉与社会隔绝了。” 2007年4月,姚峰应聘到一国有酒店,每个月工资1500元。“我看不到未来。”2008年7月,姚峰又跳槽到一家会展公司。3个月后,他又做回酒店销售。2009年7月,姚峰第六次换工作,目前就职的酒店月工资2000元出头,但他被升为销售经理,“还管着两个人。” 不断的跳槽,似乎并没有跳出一片新天地,姚峰的月收入始终在2000元左右徘徊,至今还住在城中村。 不能让生活比现在更差 与姚峰不同,租住在南郊沙井村的李黎(化名),2006年7月从西北工业大学通信技术与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这个家在长安区滦镇街办鸭池口村的26岁青年,工作经历简单得多。 一份月薪1200元的前台接待,成了他毕业后的首个工作。没过多久,他应聘到一家手机客服维修中心。大专,竟是维修中心的最高学历,可这丝毫不能让李黎有优越感,反而跟同事没有共同语言,“有种被边缘化的感觉。”如果遇到一位话多的客户多聊几句,是每天上班最快乐的事。 换一份有上升空间的工作是李黎依然盼望的。可工作难找的程度超出了李黎的承受度,一份一份简历投送出去有回音的不少,但薪资待遇和工作地点还不如目前。考虑再三,李黎选择留下。“不是我懒,也不是我没法适应陌生环境,”李黎解释,“可比起共同语言、交流欲望那些虚头虚脑的东西,更不能让我面对甚至恐慌的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生活。”李黎不想让生活比现在更差。生活“我是被钱逼的,你以为我真爱擀面?” 虽互不相识,但李黎和姚峰比起来算是个有产阶级,起码他手上有1万元存款。 也许,两个人的消费观念和工作性质决定了零和1万的差异。姚峰有台笔记本电脑,这让他花光了积蓄,信用卡还欠三千余元。姚峰的理由是:我总有借钱的时候,与其欠朋友不如欠银行的,起码没人情债。 但李黎并不会这样,即使一碗面只卖3元,他还是学会了擀面,“这样更省钱。”当李黎在QQ空间发布了“男人学擀面”后,女生纷纷留言夸奖。说到这里,李黎有些愤怒,“我是被钱逼的,你以为我真爱擀面?” 2009年最后一天的下午,26岁的李黎坐在小南门一家葫芦头泡馍馆里,咬咬牙,要了10块钱的梆梆肉,又加了一颗卤蛋,一碗喷香油辣的葫芦头放在桌上,李黎咽了咽口水,用筷子拨拉起馍块来,最好吃的肉被他埋在碗底,准备热透了最后吃。27元的饭吃得他心疼,“不过一年到头慰劳一下自己也是应该的。” 品尝完葫芦头,李黎回到住处过一个人的元旦。在这个他坚持称为“住处”的地方,李黎已经住了将近三年。8平米的屋子异常简陋,床板下垫的砖头依稀可见。被褥很薄,还能看到快洗褪掉的学校名字。 在沙井村居住半年之后,从不理财的李黎开始理起财来,他把每一笔收支都记在小本子上。后来工资涨了,每个月也有了几百元的结余。1万元就是这么攒起来的。 “等我一月挣5000块,就天天出去玩” 在姚峰看来,酒店销售这一行要想出头,应酬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每个月的收入起码要到6000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