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动态 > 重压之下票据掮客两极分化

重压之下票据掮客两极分化

  • 时间:2021-04-07 23:11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一方面,银行在监管重压下收缩票据业务,一方面,企业开出的大量票据在寻找落地终点的过程中徘徊。

    票据市场越来越纠结。

    票据业务的好年头在2008、2009年两年。当时商业银行不断做大资产负债业务,而以全额存款保证金开具商业汇票,然后贴现,再存成保证金继续贴现,这样的循环对银行来说,正好是存款、贷款“两头大”且无风险的买卖。且当时的票据贴现利率与同期存款利率倒挂严重,更吸引了众多企业逐利。

    但是今年开始,票据融资的口子迅速收紧。1月中旬开始,商业银行非理性放贷的市场环境迫使监管部门拉响了要求均衡放贷的警报。

    “票据这块业务来自监管层面的压力比较大,我们现在不轻易做。”长三角一名主管银行信贷业务的支行行长称,“加强的目的是要将信贷资金引入实体经济,票据的监管也随之严格了,尤其最近几乎天天查。”

    “现在我们行的票据贴现利率已经涨到4.1%以上了。”该支行行长透露。当然,这个贴现利率已经剔除了50%的保证金存款收益。而去年贴现的利率曾只有2%左右。

    票据贴现率虽然上涨了,银行贴现行动力却在削减。一些银行不再接票,城商行票据负责人称,“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会把没到期的票据打包转给担保公司去处理。也不轻易接此类业务。”

    “但是票据融资的惯性放开了,不可能一下子就戛然而止。”上海一中型制造业民企财务副总告诉记者。

    银行这个口子一紧缩,票据找不到最终落地点,开始在真空地带盘旋。原来在靠票据的买进卖出,或者买进再贴现的票据掮客们,开始急剧的两极分化。一些资金小、信誉不高的小掮客迅速被消灭,而一些资金大,与金融机构关系牢固的大掮客则快速做大。

    比如上海这家制造业民企就借了这股东风。该企业自身的额度已经用完了,但银行业务人员冲着他们以往的企业信誉和现金流,更加愿意为他们操作。该企业的财务副总透露,他们至今的贴现总额,已经远远超出了之前的5年。在他们的财务收益中,自然是一年高过一年。自此,他们还特意增设了两名熟悉票据业和银行业务的人士负责操作。

    在一个名为“中国票据贴现网”的“贴现吧”里,代理贴现的掮客们却越来越集中,由此可见,总量上的票据融资业务虽然萎缩,但有的掮客却活得越来越好。

    无可否认的是,银行对此承担来自监管层面的政策风险却在加强,操作上的隐蔽性等因素驱使,他们在选择贴现客户上筛选条件却在提升,客户群在不断集结。

    “一般的客户我们都不做了,除非建立相当高的信誉企业。”上海一国有银行的票据业务人员称。

    为什么有的票据掮客能混的风生水起?因为银行和企业都需要这样一个缓冲,在企业融资与银行收益之间提供一堵“防火墙”。

    “承兑汇票贴现,我们都很乐意做,可惜现在管得严。”浙江一家银行的柜台人员说, “我们主要是冲着存款的指标去的,保证金就是一笔可观的存款。”

    “融资不是票据业务的原罪,但是票据资产有其区别于信贷资产特性。与其围追堵截,不如给市场更多开放的空间。”上述上海中型企业财务副总认为。

    银行也认为,合理的票据融资应该放行。“事实上有那么多需求在,这个月指标压下来了,只能使下个月(控制信贷增长)的压力更大。”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副行长如是说。

  • 视频主讲律师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