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动态 > “大学破产”离我们有多远?

“大学破产”离我们有多远?

  • 时间:2021-04-08 21:18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随着我国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18岁到22岁适龄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最近对记者表示,中国某些高校的破产危机并非耸人听闻。

      对于大学,除了被形容为“象牙塔”和“放飞浪漫青春”之地外,在国人心目中,它是个再稳定不过的地方。国人向来重视教育,衣可以少穿,饭可以少吃,孩子的教育却不能耽误,大学更是非上不可。现实中,考不上大学的落榜生、复读生不少,无人问津的大学却是凤毛麟角。

      既然大学供不应求,僧多粥少,即便是名不见经传的三流民办院校,也同样不缺生源,人满为患。企业可能因为产品缺乏需求和市场而倒闭,大学却不必担心缺乏生源,“破产”这个词根本不在人家的词典里。一句“铁打的大学,流水的学生”,更是说得形象生动,都“铁打”的了,还有啥能撼动呢?从这个角度来看,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有关“未来十年某些高校将破产”的预言,即便不是无稽之谈,至少也有些耸人听闻。

      的确,放在国内大学扩招仍在继续、圈地基建更是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明明人家势头正旺,还处于上升期,这个时候,说人家面临“破产”,假如不是有意唱衰,恐怕也属杞人忧天。不过,大学产业化的确曾经是个“钱多、人傻、速来”的事,近年来的大学扩张,更使得中国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不过,教育的发展其实本有其规律,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君不见,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搞圈地运动,圈地多的大学往往被认为更有发展后劲和潜力,而圈地规模小的大学,就连校长都要被扣上“无能失职”的帽子。笔者曾经去过一些大学的新区,其圈地规模之大,不仅学生觉得不方便,就连老师也同样看不懂,一些学校甚至加足马力大干快上得搞了多年基建,却还没有开发到预计规模的1/10。

      国内大学的发展不仅存在着盲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更不乏鱼龙混杂的无序局面,而这一切不仅在透支着大学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加剧了大学泡沫化的程度。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地区的一些高校已经出现了生源危机,放在未来十年大学适龄群体还将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大学破产”恐怕绝非耸人听闻。

      当然,正如顾校长所言,大学破产,民办学院和独立学院,无疑首当其冲。既然如此,大学破产至少还和绝大多数的公立大学无关。不过,有国家财政在那儿撑腰,公立大学当然没有说倒就倒的道理。然而,公立大学并不意味着大学制造的所有窟窿国家财政都有责任去堵,毕竟,国家财政是纳税人的钱,投在公立大学上是否划算,显然也需要算账,从本质上说,不能善用财政投入的公立大学,国家财政同样应该破产清算,而不应继续任其吸金。无论如何,是泡沫就必须破裂,这个时候,“大学破产”的警告显然已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 视频主讲律师
  • 推 荐 图 文
  •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大学破产”离我们有多远?>>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