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几年后,妻子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吵吵闹闹的生活让丈夫痛苦不堪,为此多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是否应该判决离婚?如果判离,又该如何保障精神病人的生活?
婚后五年,发现妻子罹患精神疾病
今年40岁的季某和小他一岁的邱某,均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2001年,季某经人介绍认识了在纺织厂做缝纫工的邱某,相处了一段时间,季某觉得邱某是个老实本分的姑娘。恋爱一年多,邱某嫁进了季家,同季某父母一同生活。一年后,邱某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的生活简单而幸福。
2005年,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会一手好油漆手艺的季某前往韩国务工,邱某则带着儿子生活在季家。一年后,挣了钱高高兴兴回家的季某却发现,妻子不仅未能帮着父母照顾家庭,还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和父母大吵大闹,更奇怪的是邱某经常不去工作。
一开始季某只是觉得邱某有点好吃懒做,只是劝她出去找点事情做做,但邱某就是不听,季某也没多想。回国没多久,季某又前往外地开始了长年的打工生活,除了季某偶尔打电话问问儿子的情况外,夫妻二人平时基本上没有沟通交流。
2008年5月,季某回家遇见了邱某厂里的工友,工友告诉季某,邱某已经好久没来上班了,而且平时也比较古怪,厂里的人都怀疑邱某可能精神上有点问题。想想妻子平时的一些举动确实异于常人,季某决定带妻子去医院看看。谁料,邱某竟然被诊断出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随即住院治疗。
困苦不堪,夫妻打起了离婚拉锯战
几个月后,邱某出了院。想想妻子为自己生了儿子,这些年自己长年在外,邱某一个人在婆家生活也不容易,季某总是耐着性子劝邱某出去找一份不太辛苦的活儿干干,借此多接触社会、多交朋友,病情或许会有所好转,但每次的劝说都以夫妻二人的激烈争吵而告终。
2010年3月,季某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然而一到法院,邱某就向丈夫保证会好好治疗,好好工作,希望再给她一次机会。季某心一软就答应了,最终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了和好协议。
然而好景不长,邱某依旧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常为一些小事和公婆吵架,有一次发病竟然动手打了婆婆,还要将老人赶出家门。
时间一长,季某一家人都被拖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2010年底至2013年间,季某又先后四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然而每到法庭要开庭审理案件时,邱某就住进了医院,以逃避离婚,季某深感无奈,只能一次次地再提起撤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