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3 13:37 本文导读:按照国际通行的离婚率统计方式,过去一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粗离婚率排名中,东北三省全部跻身前五,有专家称是东北人豪饮的习惯影响婚姻。
中广网长春10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按照国际通行的离婚率统计方式,过去一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粗离婚率排名中,东北三省全部跻身前五,有专家称是东北人豪饮的习惯影响婚姻。详细情况连线吉林台记者赵孟秋。
主持人:东北地区夫妻离婚率较高都有哪些特殊的原因,有没有跟地域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原因呢?
记者:是这样的,据专家介绍,确实是如此,据中国婚姻家庭协会理事说,据她们对离婚率的调查,仅仅是去年,从对过去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东北三省离婚率在全国都是比较高的区域。其中有包括对性格和生活方式的一些影响。据他们介绍,这个东北人本身性格比较的粗矿不羁,而且有豪饮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夫妻关系。这个调查结果是她们对哈尔滨一所法院在100例离婚案例当中抽查所得出的结论。在这样一些案例当中,因为夫妻一方有酗酒习惯而造成离婚的人数达到了20%以上,这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另外家庭暴力和性格不合诱发的婚姻危机也普遍高于其他同类地区,使东北三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区域。
主持人:事实上我们知道不仅在东北,就全国而言离婚率可能也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所以除了性格因素以外还有哪些主要的诱因呢?
记者:据分析,离婚率升高,首先它也受到了经济背景多元化文化冲击这样的影响,有专家表示,随着这个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一部分人的财富迅速增加,其婚姻观念和婚姻状况可能发生变化。拿吉林省来说,2004年的人均GDP达到1万多元的时候,离婚的人数是在44000多对左右,到了2009年吉林省GDP达到26000元,离婚的人数达到64000多对。
而从群体上来看,80后这个群体是最近几年结婚大户,同时它也为离婚率做出巨大的贡献。由于对婚姻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因一时冲动闪电离婚成为80后婚礼解体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修改了婚姻登记条例,简化离婚手续也是造成近年来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调查显示四大直辖市离婚率“名列前茅” 法制晚报
除了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民政部还公布了各省第二季度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四川省有6.4万余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位居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之首。
根据国际通行的离婚率统计方式,在著名婚姻家庭研究专家——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安琪女士的帮助下,本报记者计算2009年全国31个省份的粗离婚率,结果显示新疆、重庆和黑龙江排在前三位。上海、北京、天津则分别排在第六、八和九位。
最新数据
今年上半年 四川离婚人最多
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四川省前两个季度有6.4万余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其次是山东和江苏,分别有53906和53756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
而在全国31个省份中,前两个季度离婚登记人数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西藏、青海和海南。西藏前两个季度有291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在31个省份中排名最后。
此外,北京市今年前两个季度有15836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数据统计
2009年 重庆离婚率领先
记者注意到,在公布的各省份婚姻数据这一块,并没有在离婚率上有所体现。而离婚率,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城市婚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国家或城市的离婚率,目前主要是计算粗离婚率,即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离婚数与年平均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率表示。
记者调阅了2008年、2009年的31个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计算取得2009年各省份的年平均人口数。
在徐安琪女士的帮助下,记者又获得了2009年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离婚的数据:包括民政部门登记离婚、法院办理离婚以及涉外婚姻离婚数据的总和。
根据粗离婚率计算公式,2009年全国31个省份中,新疆、重庆和黑龙江的离婚率分别位居前三位。
北京离婚率 全国排第八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31个省份粗离婚率排行中,我国4个直辖市以及东北三省均位居离婚率排行榜前十名。
其中,东北三省位居第三到第五位,上海排在第六,北京和天津则分别位列第八位和第九位。而在这份排行榜中,山西、甘肃和西藏位居最后三位。
根据徐安琪女士提供的2009年各省份离婚数据显示,北京去年共有41299对夫妻离婚,通过计算,其粗离婚率为2.4‰。
数据分析
直辖市离婚率上升较快
长期从事离婚率调查研究的徐安琪女士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最近30年,全国大多数省份的离婚率是呈持续上升态势。
据徐安琪研究发现,离婚率上升幅度较大的大多是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经济发展较快或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或者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
其中上海离婚率的上升幅度最大,从1980年到2000年间增幅为7倍,位次也从1980年的第21位攀升到2000年的第二位,上述其他省份的上升幅度也都超过4倍。最近10年,直辖市和东北三省的离婚率一直都是在前十位之内。专家解读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转型,生活在直辖市的人们,其生活质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与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更为显著。
无论是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还是社会流动系数,直辖市都在全国排在前列。再加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变革给婚姻的稳定带来巨大冲击,作为经济、文化发展中心的直辖市离婚率高于其他一些省份也比较正常。
徐安琪表示,随着一些大城市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婚姻质量、感情需求和爱情期望也有所上升,以前觉得能凑合的,现在就不能容忍了,也是导致离婚率上升较快的原因之一。
东北三省离婚率一直较高
徐安琪告诉法晚记者,从对过去近20年的数据研究来看,东北三省的离婚率始终名列前茅。
徐安琪及其同事曾对哈尔滨某法院100个离婚案进行抽样调查,因一方酗酒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比重达20%以上,远高于所调查的其他地区,因家庭暴力和性格不合诱发的婚姻危机也普遍高于其他同类地区。
专家解读
徐安琪分析,东北地区的生活方式、婚姻观念比较开放、自由,即使分手也较少有亲属网络的阻力。
此外,东北人粗犷不羁的性格和豪饮的习惯也会给一些当事人的夫妻关系调适带来负面影响。
广东、海南离婚率偏低
同样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广东、海南等省份,离婚率的增幅虽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从本报记者统计计算出的2009年各省份粗离婚率排行中也可以看出,广东、海南分别排在27和28位。而从1980年至2000年的21年间,上述省份的离婚率在全国排名也是靠后的。
专家解读
徐安琪认为,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在家庭价值、生育观念层面上仍较多因袭着“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意义,导致高生育率往往与家庭规模的扩大、总负担系数上升相伴生,自然也就降低了离婚风险。
此外,西藏、广西、江西等省份的低离婚率也和此因素有关。
徐安琪同时表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受不同民族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也造成离婚率不尽相同。比如新疆位居第一,而西藏则排名最后。 专家提醒
结婚九到十年易离婚
根据全国妇联今年5月公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有三成左右的受访夫妻感到婚姻不幸福。“情感不忠诚,有外心或外遇”已经成为婚姻关系的最大威胁。
对于婚姻维系上的时间瓶颈,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七年之痒”。而徐安琪则表示,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离婚的夫妻,平均是在结婚九到十年时发生婚变。
徐安琪表示,从年龄段上来看,大部分离婚的夫妻为年轻人,一般是在30岁到40岁之间,特别是在35岁左右容易出现婚变。而50岁以上的夫妻离婚的数字相对要少很多,因为夫妻间已经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还要考虑包括子女在内的整个家庭结构的稳定。
观点交锋
离婚率高不能全赖“80后”
徐安琪告诉记者,她并不赞同现在社会上热炒的80后闪婚导致离婚率上升的说法。徐安琪认为,不能把离婚率上升简单的推到年轻人的特别是80后身上。
虽然不排除一些年轻人由于结婚时间短仍未适应婚姻家庭的磨合期,或者因为情绪冲动造成的离婚在逐渐增多,但大多数离婚的夫妻,都是在感情和家庭无法维持后做出的郑重选择。
全国半年近85万对夫妻离婚 人数连续7年递增 法制晚报
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 上半年全国84.8万对夫妻离婚 因手续简化、社会转型、凝聚力下降等因素——
“中国式离婚” 已连续7年递增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最新的2010年二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达到84.8万对。几乎每天有近50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
记者查阅民政部近10年发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发现,我国离婚人数已经连续7年递增,离婚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专家表示,婚姻登记手续简化或导致离婚人数增加。2003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简化了婚姻登记手续,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离婚的夫妻数据开始递增。
此外,婚外情、异地婚姻、生育率负增长都是离婚的原因之一。但专家同时表示,中国离婚率持续增高仍属正常范围。 专家提醒
结婚九到十年易离婚
根据全国妇联今年5月公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有三成左右的受访夫妻感到婚姻不幸福。“情感不忠诚,有外心或外遇”已经成为婚姻关系的最大威胁。
对于婚姻维系上的时间瓶颈,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七年之痒”。而徐安琪则表示,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离婚的夫妻,平均是在结婚九到十年时发生婚变。
徐安琪表示,从年龄段上来看,大部分离婚的夫妻为年轻人,一般是在30岁到40岁之间,特别是在35岁左右容易出现婚变。而50岁以上的夫妻离婚的数字相对要少很多,因为夫妻间已经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还要考虑包括子女在内的整个家庭结构的稳定。
观点交锋
离婚率高不能全赖“80后”
徐安琪告诉记者,她并不赞同现在社会上热炒的80后闪婚导致离婚率上升的说法。徐安琪认为,不能把离婚率上升简单的推到年轻人的特别是80后身上。
虽然不排除一些年轻人由于结婚时间短仍未适应婚姻家庭的磨合期,或者因为情绪冲动造成的离婚在逐渐增多,但大多数离婚的夫妻,都是在感情和家庭无法维持后做出的郑重选择。
全国半年近85万对夫妻离婚 人数连续7年递增 法制晚报
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 上半年全国84.8万对夫妻离婚 因手续简化、社会转型、凝聚力下降等因素——
“中国式离婚” 已连续7年递增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最新的2010年二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达到84.8万对。几乎每天有近50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
记者查阅民政部近10年发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发现,我国离婚人数已经连续7年递增,离婚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专家表示,婚姻登记手续简化或导致离婚人数增加。2003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简化了婚姻登记手续,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离婚的夫妻数据开始递增。
此外,婚外情、异地婚姻、生育率负增长都是离婚的原因之一。但专家同时表示,中国离婚率持续增高仍属正常范围。 数据
今年二季度 每天至少“散了”5000对
记者从民政部规划财务司了解到,民政部只在季度统计数据中公布离婚登记的数据。
民政部最新公布的2010年二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到二季度结束,今年我国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多达84.8万对。而一年前同期民政部公布的数据为77.1万对,照此计算,2010年二季度办理离婚登记同比增长9.99%。
民政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有39.7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第二季度,又有45.1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短短3个月,数据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增长。
离婚人数
连续7年递增
不仅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离婚数据较上年同期有增长,今年2月,民政部曾公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报告中,民政部门办理的离婚登记有180.2万对,比上年同期增长12.0%。如果再包含法院判决和调解的离婚案件,这个数据还要更高:达到246.8万对。
记者查阅了最近10年的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发现我国离婚人数已经连续7年递增。民政部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办理离婚121.2万对,2001年有125万对夫妻离婚,到2002年,离婚人数有所下降,为117.7万对。
从2003年开始至2009年,我国每年的离婚人数都在递增,2003年我国有133.1万对夫妻离婚。到2007年,全国离婚的夫妻就已突破200万对。
离婚率 30年来持续上升
记者注意到,伴随着离婚人数逐年递增,我国的离婚率也在最近10年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国家或城市的离婚率,目前主要是计算粗离婚率,即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离婚数与年平均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率表示。
长期从事离婚率调查研究的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科院妇女研究所主任徐安琪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离婚人数和离婚率就一直是在持续上升的。
1979年,中国的粗离婚率为0.3‰,此后持续递增,1990年上升到0.7‰,到2000年的粗离婚率近1.0‰,最近10年的增速则更为明显。原因分析
手续简化 “好聚好散”更容易
民政部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曾对我国离婚人数递增作出如下分析:从近5年情况看,离婚人数逐年上升,平均增幅为7.65%,说明我国已婚男女收入及个性越来越独立,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但记者注意到,在民政部2003年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提到2003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的10月1日起实施。
而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离婚的夫妻数据开始递增。当年有133.1万对夫妻离婚, 比上一年增加15.4万对,离婚率为2.1‰, 比上年上升了0.3个千分点。
条例实现了由婚姻登记管理到婚姻登记服务的转变,保障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新条例的实施,简化了婚姻登记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徐安琪表示,在2003年以前,很多地方夫妻若要离婚还需要单位或居委会出具书面证明。为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被人指指点点,许多夫妻不得不维持名存实亡的“死亡婚姻”。
另外,如果财产分割没有争议,条例出台前,大家更愿意去法院办理离婚,因为法院1个月内即可办妥,而以前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要1个月后才能拿到离婚证。
“新条例的出台,使婚姻登记手续更为简化,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登记离婚人数的逐年增加。”徐安琪告诉记者,新条例实施后,办理离婚的夫妻到民政局当场即可拿到离婚证。
婚姻登记手续的简化使得人们更愿意去民政部门“好聚好散”,而不再“对簿公堂”。在2004年的统计报告中,民政部同样也着重强调了婚姻登记手续简化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异地婚姻 价值观成“幸福障碍”
徐安琪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家庭凝聚力下降、社会聚合力弱化是导致离婚率持续上升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社会流动(包括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增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人背负着越来越重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工作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再加上频繁的出差和额外的“充电”学习,这些都使得夫妻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
同时,社会交往的扩大,文化娱乐场所的开放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使两性间相互结识和沟通的机会递增。那些因为工作、交际等需要朝夕相处、默契配合,由关系密切到感情发生微妙变化的婚外情也更多地发生。
频繁的社会流动使得异地婚姻的数量增加。在异地婚姻中,家庭、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成为幸福婚姻的障碍。
徐安琪介绍说,现有的统计表明,在上海的离婚人群中,异地婚姻占四分之一。而实际的数字很可能更多,因为这个统计并没有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上海本地户口的“新上海人”。看世界
韩国:韩国媒体报道,新婚离婚(结婚4年内离婚)夫妇占所有离婚夫妇的比重从2004年25.2%上升为去年28.4%。
美国:据美联社统计,美国人的离婚率目前已跌至1970年以来的最低点。
日本:日本高离婚率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1月公布了一组惊人数据:2009年日本平均每天有693对夫妇离婚,约每2分钟就有一对夫妇成为路人。
夫妻“单过”
矛盾激化少人劝
现代的家庭组成方式也在削弱家庭的凝聚力。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不与父母共同居住,“三代同堂”越来越少见。在传统的与父母同住的家庭里,夫妻发生矛盾时往往有父母从旁相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的激化。
另一方面,子女是家庭的凝聚力,生育率高、家庭人口多的地区往往会有较低的离婚率。因此,对于上海这样连续十多年出现生育率负增长的大城市来说,离婚率攀高就很容易理解了。
专家观点
目前离婚率仍属正常范围
据徐安琪介绍,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在88个国家中离婚率排名50多位,到2006年,在84个国家中,我国离婚率所处的位置仍然和10年前相当。
徐安琪表示,中国的离婚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但增幅会有所减小,还处于比较正常的范畴。
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对我国的婚姻家庭状况应保持乐观的态度。
韩湘景认为,“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在一个社会中,每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结婚,组成家庭,或者决定解除婚姻。
对于离婚率的上升不能简单归于社会风气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韩社长曾表示,离婚率的相对上升并不影响我们国家婚姻家庭以和谐为主的态势。
家庭解体易引发住房问题
著名婚姻家庭专家陈一筠曾撰文表示,我国离婚人数一直增长,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更多选择机会与自由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进程中的人际矛盾与情感风险。例如,当大量的中低收入者婚姻破裂、家庭解体,社会保障住房的短缺问题就更加尖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