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融资 > 中小企业融资 > 国内企业投融资呈复苏态势?

国内企业投融资呈复苏态势?

  • 时间:2021-04-27 19:49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四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IPO重启,创业板开闸,让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投融资环境更趋复杂。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计划,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以及是否呈现复苏态势,对沪深两市的1574家上市公司以及500家各行业重点非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以期对经济危机下国内企业的投融资趋势进行解读。

      大部分企业看好未来经济走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75%的企业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13.4%的企业认为经济危机是个挑战,可见国内企业面对经济危机大部分还是保持着较为理性的态度。

      一方面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给我国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等,又使国内企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政府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以及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更多地是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以及抓住机遇迅速崛起。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一年经济走势的预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华东地区的企业相对乐观,选择机遇的企业数量远远超过选择挑战的企业。而西北、西南地区的企业则显得较为悲观,选择挑战的企业数量是选择机遇的企业数量的四倍。可见华东地区的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心态积极,西部地区企业则略显悲观,华南华中华北地区企业则趋势不明。

      除了具备地域特征外,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行业差别也很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内企业普遍倾向悲观,信息技术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则相反,大部分企业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究其原因,经济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使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扬,降低了中下游企业的利润,所以对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来说普遍对未来预期偏悲观。相反,信息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都属于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且在国家产业振兴计划的范畴内,因此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自然对前景比较看好。

      当被问及经济危机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近76%的企业选择了市场因素。看来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的恶化,市场的不确定性,永远是悬在企业家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另外,危机之下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此次调查发现,在具体的控制成本的措施中,选择缩减日常开支的公司占比最高(30.6%),缩减采购成本紧随其后,再然后依次是缩减固定资产投资、缩减销售与营销投入、延缓扩张步伐。

      缩减日常开支是最为直接和最具执行性的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因而成为企业的首选。而后面三种方式都是企业万不得已时才会采用的手段: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产品成本较大的一部分,但缩减它意味着一系列产品线的闲置和弃用,不便实施;人力成本的缩减意味着裁员计划,在经济危机中抛弃员工实为下策;至于销售与营销成本的缩减,则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路。对于减少新产品的推出、减少研发投入以及出售部门及部分业务这三种方式,选择的企业就更少了,这显示出部分企业尽管在经济危机中深受影响,但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投入,而是选择在经济危机中蓄势。

      半数企业已制定投资计划

      此次调研中,50%的企业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会有新的投资计划。通过对这些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的统计,我们发现投资意向较明朗的主要集中分布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而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制造业等则投资意向较少。这与前文所述的各行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情况是一致的。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一些产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对未来的发展预期也较为乐观,因此投资相对比较主动;而严重依赖于资源类产品供应的产业在这方面则略显消极。

      金融危机中,日常消耗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老百姓不可能因为危机的到来而明显减少日常开支,相应行业受到的冲击也就相对较小,会仍然按既定计划推行投资。而对于资源依赖型行业,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减少投资缓解现金流的压力是其主要考虑的问题。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国内企业投融资呈复苏态势?>>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