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物权法 > 物权动态 > 重庆:“草根”创业新政出台

重庆:“草根”创业新政出台

  • 时间:2021-04-07 23:03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作为重庆草根的一员,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担忧,在微型企业扶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迎刃而解。”9月6日,在重庆市举行的首批微型企业营业执照发放仪式上,刚刚诞生的重庆市寅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老板胡音如是说。

    作为重庆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微企创业工作启动3个月,成效十分显著。

    当日的发放仪式上,首批微企代表现场领到了营业执照、创业扶持资金和创业扶持无抵押担保服务书,标志着该市首批83家微型企业持证开张。

    中小企业融资难

    今年6月,重庆市委在《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鼓励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求市财政每年出资3亿元,按企业注册资本的30%~50%给予补助,并通过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措施扶持创业,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据悉,全国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真正得到贷款的都是中等偏上的企业,中等偏下的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信贷结构问题比较突出。

    从总体上看,我国小企业产值占全部企业产值的35.2%,利润占比27.7%,提供就业占比44.1%。与其对国民经济的积极贡献相对比,小企业贷款却只占到全部贷款总额的18.9%。

    “民营经济中的各类企业,所需要的扶持力度,政策倾斜点是不同的。”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表示,大企业已经很有实力,最大的要求可能就是与各种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中小企业急需的不是与大型企业平等竞争,而是解决融资难问题;而对微型企业来说,要解决的是入门问题,首先要有注册登记的资本金。认识到微企与民营经济中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差别,才能有针对性地出台扶持政策。

    为掌握影响微型企业的培育与发展的因素,重庆市工商局将政府关心与支持、政策优惠、金融服务、创业导向、咨询与条件、经营销售模式等方面内容设计成问卷,选取1123户微型企业作为样本,采取上门访问、邮寄投递、个别调查等方式,展开了微型企业发展的专题调研。

    据收回的1081份问卷结果反馈,有90%以上的企业反映创业阶段资金不足,78%的企业认为政府支持关心力度不够、优惠政策少,86%的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获取银行信贷困难,65%的企业认为缺乏产业导向、项目策划、技术指导、经营诊断和信息服务。

    由此可见,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是培育发展微型企业的最主要的瓶颈。

    九类人获得扶持

    根据系列调查摸底,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雇员(含投资者)20人以下、创业者投资金额1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微型企业。

    重庆将对包括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等九类人创办微型企业进行扶持,并重点扶持第三产业的创业投资项目,尤其是服务型、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及外包服务企业。通过“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的基本构想,即被形象地称为“一拖三”政策:个人投资5万元,财政补贴5万元,税收减免5万元,银行优惠贷款10万元,即5万元投资可换回15万元资金和5万元的税收减免。

    此外,还将执行税收减免政策。微型企业办理证照、年检、年审等手续,3年内将免收行政性收费。

    “微型企业的就业容量,明显高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进入壁垒很低,所使用的资源少,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创办速度更快,十分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说。

    而重庆的情况是:微型企业的就业贡献率不足5%。目前,重庆全市有200万人等待就业,而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到30万个。而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的目标是:2010年,在主城区和部分区(自治县)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自2011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预计每年新增微型企业2万户,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计划5年扶持微型企业10万户,吸纳就业50万人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市财政已筹措了9000万元扶持资金。在融资担保贷款方面,该市金融办、人行重庆营管部、市银监局近期联合下发通知,明确微型企业的融资途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社保部门的小额担保贷款;无担保抵押的微型企业,可由三峡担保公司负责提供总额不超过微型企业注册资本的无抵押担保贷款。重庆拥有全国最多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为微型企业、中小企业提供100多亿元的贷款。

  • 视频主讲律师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