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兼并收购 > 企业并购 > 民企万向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民企万向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 时间:2021-04-27 16:16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1969年,鲁冠球7个社员4000元,建立了“小铁匠铺”的公社农机修配厂

      1970年代末,开始主营产品汽车零件万向节,但不能进入国家计划

      鲁冠球语:“万向是从出口开始的,国际市场不讲情分,只认产品。”

      1984年美国舍勒公司在广交会签下3万套的中国汽车 “出口第一单”,次年签下5年供货合同

      美国的大市场也诱使万向海外发展

      1992年,5万美金在美国建立了营销公司,通过当地代理销售并贴牌生产。

      1994年,成立万向美国公司

      1997年起,万向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等国际著名汽车制造商直接或间接配套

      万向不满足于“海外市场+国内生产”的模式,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

      逐渐在美、德、英、加等8国建立了25个分支机构,并参股、控股、收购了多家企业

      美国舍勒公司创建于1923年,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的万向节专利的汽配巨子

      舍勒公司1987年提出独家代理万向产品,被万向拒绝,两家破裂关系。后和好。

      世界市场上竞争越加激烈,1995年舍勒公司提出1936万美圆卖给万向

      由于日本在美国的大量收购,美国政府对并购比较敏感

      同时,美国LSB也想收购,只要厂房和工人,不要品牌和专利

      2000年,万向和LSB合作,建立了美国万向节公司,LSB和万向各得其所

      万向获得品牌、专利、设备,以及500万美圆的潜在的销售收入

      万向支付了42万美圆

      2001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一家生产销售制动器零件的厂家,濒临破产

      万向希望获得制动器项目、7000万美圆的国际市场,2000万美圆的订单以及国际市场平台、品牌、专利和国际化销售网络

      2001年8月,在UAI面临摘牌时,获21%的股权,成为最大的股东,任共同董事长万向支付了280万美圆

      经验和教训

      批汇难,程序多。如1994年批汇慢,收购失败,还花了20多万美圆的律师费

      对策:当地融资,或先付后批。

      整合问题:人员、资本、管理和产品“本土化”

      美国公司员工584人,国内仅派4人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民企万向海外并购案例分析>>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