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动态 > 太子奶“被破产”内情

太子奶“被破产”内情

  • 时间:2021-04-08 21:15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2010年4月,太子奶集团身负巨债被宣布破产。这个有14年历史的庞大企业,在资本运作的途中重重跌倒。然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溃败,太子奶输在哪里?

      跑马圈地 贪大求全

      太子奶的前期发展可谓顺风顺水,自1996年3月株洲太子牛奶厂成立之后,“太子奶”产品很快就获得了1996年香港国际名优新产品及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1997年10月,太子奶以8888万元夺取1998年度中央电视台日用消费品标王。2005年1月,太子奶荣获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同年6月,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定为中国发酵奶行业产量、销量、市场占有率第一,太子奶净利润从2002年的2900万跃升为2005年的1亿多。

      这些战绩让李途纯信心倍增,豪气冲天。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太子奶开始了疯狂地跑马圈地。从2002年开始 ,太子奶先后投资30多亿元,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兴建了五大乳酸菌奶生产基地。其中昆山太子奶基地,号称投入6亿巨资兴建,年产值25亿元以上。

      疯狂的扩张使太子奶显得非常气派。拥有3000亩土地,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生产线近60条。80%为固定资产,20%为流动资产,业内专家指出,这种资产结构在快消领域极为不当。不仅如此,乳酸菌发酵奶行业的发展似乎并不能满足李途纯的“豪气”,太子奶的触角开始伸向更广阔的领域,乳制品、食品、“辣翻天”调味品、童装、日化用品、酿酒、旅游休闲、餐饮、零售、传媒、房地产等。这些无关联多元扩张,表面看确实彰显了公司实力雄厚,实际上,这种贪大求全的做法,势必会掣肘主业的品牌发展。而“太子奶”中的“太子”二字,居然用在了“辣翻天”系列产品上,叫做“太子剁辣椒”,这种互不支撑的品牌延伸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重资本运作 轻经营管理

      一方面疯狂扩张,四面圈地,一方面寻求资金支持,为上市做准备。基础建设大面积铺开,还未完成就着急介入资本运作,这种大跃进式的“冒进”思想给太子奶埋下了隐患。

      2006年11月,太子奶成功从摩根、英联、高盛等国际投资机构私募7亿元人民币,集团更名为中外合资“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9月,太子奶集团获得以花旗银行为首的国际六大财团5亿元人民币无抵押无担保的低息三年期信用贷款。

      为了引资进入,李途纯与三大投行之间签了一份对赌协议: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注资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盲目自信、过分乐观的李途纯并没想到,这份协议日后给自己及整个太子奶带来多大困扰。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在资本市场永远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巨额资金的成功募集,让李途纯解了资金之渴后,更加放心大胆地扩张,并把目光投向了上市。

      成功的资本运作建立在扎实的自身实力上,才能锦上添花。然而,太子奶的精力过于分散,反而对自己的主业无暇顾及,对经营管理及品牌打造,显得粗放甚至粗糙。李途纯创立了“三高模式”,即高进价、经销商高额返利、高营销费用。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太子奶的经销商多达3000多个,遍及全国29个省市区、300多个地级市、3000多个县区。

      在经销商面前,太子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虽然制定了诱人的“三高政策”,在具体操作上,经销商必须先缴纳预付款,待产品生产出来后再发货。而对供货商,必须先送来原材料,等卖出产品后再付款。这方法看似高明,如果太子奶出现危机,上下游的反应将是最强烈的,经销商、供货商全部来讨债,对员工及投行的信心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太子奶以为控制了经销商就控制了渠道,甚至控制了整个市场。实际上,太子奶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对销售终端更是放任自流。太子奶认为,把产品卖给经销商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考虑持续的盈利来自于品牌形象点滴建设。而终端恰恰是与消费者和市场最直接的接触。结果,出现在消费者和市场面前的太子奶,终端形象老土,很少听到积极的宣传和声音。与同类品牌的生动鲜活相比,太子奶只能算是二流。

      祸不单行 资金链断裂

      正当太子奶把资金大笔投入到圈地建设中时,三鹿奶粉事件爆发,消费者对乳品的信心受到重创,整个乳业受到冲击。不堪乳业市场的持续低迷,太子奶销量大幅下降,资金短缺问题迅速浮出水面。

      屋漏偏逢连阴雨。金融危机的恶化,花旗银行出现了严重危机,在2008年度亏损额达到了100多亿美元,在大面积裁员的同时,花旗开始在全球范围收拢资金。而此时太子奶刚刚获得三大投行的注资,刚刚启动上市计划,马上就遭遇花旗催还贷款。首先要求太子奶增加30%的利息,经协商改为20%结果,花旗的施压造成了连锁反应,国内多家银行害怕自己利益受损,纷纷向太子奶提出还款要求。

      矛盾一触即发,资金严重匮乏的太子奶,为了维持经营,不断向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催款。打款后,经销商却不能按时提货,供应商迟迟拿不到货款,于是纷纷上门要债。一方面要应对上下游的催债,另一方面,花旗向开曼群岛大法院申请对太子奶进行清算。随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受托对太子奶进行调查,结果是:该公司欠银行贷款13亿元、经销商预付款3亿多元,另外还包括几亿元的工程欠款和原材料欠款,而集团净资产仅为2亿元,不足投行注资额(7300万美元)的一半。

      按照之前与投行签订的对赌协议,李途纯失去了对太子奶的控股权。2009年6月财务报告,太子奶的资产是25亿元,总负债26亿元,已经“资不抵债”。虽然湖南株洲政府出手援助,先注资1亿元,由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并从从三大投行手中“要回”李途纯所持的61.6%股权,抵押给高科奶业代为行权,但由于债务缠身,销售不畅,反而连累高科奶业亏损。去年10月,株洲市政府又试图引入三家新的投资方,经过几轮谈判,入主事宜最终搁浅,太子奶败局已定,无力回天。

      2010年5月,李途纯等太子奶原班高管发表声明,宣布另立门户开发“仙山奶”产品。在“太子奶”上栽了跟头的李纯途希望还能在乳酸奶领域重新站起来,但这一次,李途纯如果想要成功,恐怕需要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赌性”。 1 2

    1 2
  • 视频主讲律师
  • 推 荐 图 文
  •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太子奶“被破产”内情>>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