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债券 > 公司债券知识 > 公司债券市场大发展面临新机遇

公司债券市场大发展面临新机遇

  • 时间:2021-04-28 14:51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指出,今年以来证监会调整融资结构,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下半年要积极解决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场融资结构。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管理层对公司债券市场日益重视,而且市场供需两旺,公司债券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债券融资比例悄然上升

      长期以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中融资结构一直呈现“一股独大”的局面。现在,这种局面正得到改善。

      根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上半年,上市公司融资总额为2490.72亿元,比去年上半年上升25.31%。其中A股IPO及再融资额均出现大幅下滑;债券融资比例大幅提升,占到了29.33%。如果将非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考虑进去,这个比例会更加高。

      分析人士认为,这与相关证券主管部门的积极推进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市公司发债为例,在原有可转债的基础上引入认股权证和公司债券可分离交易的分离转债。由于深受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欢迎,这种创新产品发展迅速,自2006年11月正式推出以来已经累计发行超过850亿元,今年以来的发行量达到了564.85亿元。去年下半年,证监会颁布了《公司债发行试点办法》,上市公司一种新的债务融资手段横空出世。公司债引入了市场化的发行方式,截至目前累计发行323亿元,今年以来的发行量达到211亿元。

      此外,发改委主导下的企业债券也是创新不断,发行方式不断,债券形式趋于多样化。央行以及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做好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今年也推出了中期票据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

      除了管理层的大力推动外,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环境也是债券市场发展迅速的重要推动力。

      从资金需求方来看,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商业银行信贷额度便被严格控制,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也随之大幅上升;与此同时,由于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股权融资难度也在增加。这使得部分企业开始转向银行信贷以外的融资渠道——发行债券。在解决了资金可得性的基础上,融资成本也不同程度地降低。目前大部分债券发行利率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从资金供给方来看,债券发行量的大幅增加和品种的丰富使得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银行将信贷额度以外的可用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而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公司在股市波动的情况下大幅增加债券资产的配置,在提高收益率的同时也分散了风险。不少个人投资者和私募类型的基金也开始涉足高收益的公司债券。

      专家指出,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与股票相比,债券投资具有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优点,债券融资也更加便利,更受融资方欢迎。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结构已经开始优化,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公司债券市场有望大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债券市场出现了难得的内生发展动力,经济主体对交易活跃、制度完善的公司债券市场充满期待。而最近管理层集中表达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意愿,公司债券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春天。

      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对今年前5个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时表示,建议加速发展债券市场,进一步扩大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适时允许省级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券和定向灾后重建债券。发改委在《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由证监会牵头,积极发展公司债市场。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2008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年中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解决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场融资结构。

      由此可见,下半年管理层对公司债券等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将会更加重视,公司债券市场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相关监管机制也将会更加完善。

      不过,专家指出,我国债券市场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譬如,在公司债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方面,就面临着两个障碍。一是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还相互分割,目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等还没有在银行间市场流通;二是无第三方担保债券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保险公司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购买无担保的公司债券。

      业内人士建议,应该加强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共同促进市场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增加高收益率公司债券的供给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达到活跃交易所市场的目的。

      此外,由于国内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估结果缺乏公信力,不少投研机构自设评级部门,导致市场定价混乱,不能形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和信用利差,交投不活跃。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在金融开放进程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引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完善国内信用评价机制。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公司债券市场大发展面临新机遇>>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