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兼并收购 > 公司收购 > 兼并收购

兼并收购

  • 时间:2021-04-27 15:50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兼并收购”,英文mergersandacquisitions,缩写“M&A”,指一家或数家公司重新组合的手段和形式。“兼并”一词通常泛指“兼并”和“合并”。“兼并” (merger)指两家或数家公司合为一体后其中一家公司续存(survive),而另一家公司或数家公司则并入此公司。“合并”(consolidation)则指两家公司或数家公司合为一体,产生一个“新”的公司,而此前则是两家公司或数家公司。   收购兼并是公司法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是争夺权力和金钱的搏斗。如果把公司上市比作是点石成金,兼并就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角逐。当然,公司管理层和中介机构(主要是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和会计师)则美其名曰为“优化组合”。 “优化组合” (synergy)也是公司兼并的常用理由。优化组合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少开支,裁减人员。例如,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互为竞争对手,两家银行在纽约市不少街区的营业所几乎是隔街相望。两家银行合并后首先就是合并这些营业所。优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大公司收购那些蒸蒸日上但资金不足的中、小公司。小公司可能有很好的产品,但缺乏市场或研究开发能力。   优化组合还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每当经济衰退来临,率先破产倒闭的是中、小企业。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强。虽然大企业也无法避免打击,但其承受打击的能力较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待经济复苏之后立刻“春风吹又生”。八十年代中叶,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连续亏损数亿美元,风雨飘摇,苦渡难关,现在又“活”过来了,不仅欢蹦乱跳,而且气势如虹。   兼并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通过横向兼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法国的雷诺公司与日本的尼桑便是一例。1999年3月29日,两家公司宣布兼并,雷诺以43亿美元购买尼桑的35%的股份,换取指定一、二位董事的权利,并对重大问题有否决权。雷诺虽然占有欧洲汽车市场的85%,但在美洲和亚洲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很小,而尼桑在这两个市场经营多年,份额可观。两家公司联手后力图横跨几个洲的汽车市场。   有的收购者收购目标公司是为了拆卖其资产,因为收购公司已看准,公司资产零卖的价值高于公司整体存在的价值。 在美国,兼并收购的浪潮是七、八年就要来一次,而在欧洲则较少。这是因为两地的条件不同。兼并收购常常演变成敌意收购,而敌意收购的展开需要广大的公众股。在法国,大股东控股平均达30%,在德国高达50%。英国是10%,在美国大股东控制的投票权则更少,一般仅有5%。   兼并收购何以在美国长盛不衰?所有法律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与文化问题。欧洲国家政治上怕失业,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工会仍有强大的势力。罢工在一些国家中如此频繁,所以不能算作不可抗力。但随着欧元的出现,欧洲市场更加统一,要到国外筹资。兼并收购在欧洲开始兴起。   兼并收购在美国时而掀起的另一个原因是中介机构从中兴风作浪。投资银行、律师和会计师可以从业务中得到高昂的费用,所以反反复复,不停地折腾,不停地捣江湖。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堪称中介机构三雄,推波助澜,一会儿是纵向合并,一会是横向合并,一会时兴多元化企业,过后又鼓吹企业专业化。就像西装的领带,宽十年,窄十年,然后又宽,这样商家才有钱可赚。兼并收购与中介机构也是这种关系。   凡事有利必有弊,兼并收购也不例外,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财富转移有失公允和交易成本两方面。兼并收购完成之后公司通常都要解雇一批员工,或是说“裁人”。裁人就是一种财富转移。虽然美国的工会已经日薄西山,但裁人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裁公司内的“老人”,尽管公司最希望裁去工资高、资历深的“老人”。公司兼并之后正好“借刀杀人”;公司新领导上任“三板斧”,先裁人再说。更有甚者,收购者得到目标公司后立即将其拆卖,“老人”、“新人”都走。“老人” 忠心耿耿为公司干了几十年,中年已过,正是需要公司 “回报”的时候,但反倒一夜之间被扫地出门,未免有失公允。这实际上是一种财富的转移,将老员工本来可以得到的报酬转移给公司或是公司的股东。如果目标公司的董事乘“金降落伞”而去,这些领导也间接地在财富转移中分得一羹。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主要是成本和费用。兼并常需要收购人大量举债,这无疑要加重公司的负担。此外,兼并少不了长袖善舞的中间机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事务所。而这批专业人士都是费用不菲。目标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果隐退让贤,并以“金降落伞”落地,这也是笔不小的费用。这些费用最后还是要转嫁到股东身上-股东少分股息。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兼并收购>>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