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融资 > 中小企业融资 >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 时间:2021-04-27 19:38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我国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可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可行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的中小企业板,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举措。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绝大部分达不到中小企业板上市条件,这类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然很窄,需要多方面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笔者认为以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一、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已进入收官阶段、深圳中小企业板逐渐扩大之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已经具备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税收激励制度。在相关税收制度中规定:1. 投资於非上市公司普通股的资本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2. 在允许的期限内,收入和资本利得可以弥补以前的亏损;3. 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率,提高征收增值税的下限标准。这些政策措施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创业减轻压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政府可以考虑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一系列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引导资本向中小企业流动。这方面美国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美国在这方面的主要政策有:1. 中小企业自身的储蓄。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自身储蓄解决发展资金问题。2. 通过由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主导的金融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3. 政府资助。4. 为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使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5. 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资助。美国国会为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明与技术进步,於1982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规定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按一定比例向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提供资金援助,用於资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使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良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美国的这些成功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已经具有参考借鉴并付诸实践的条件和环境。  四、完善信用体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信用体制建设不完善,在信用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这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外部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和环境的完善。因此,当前必须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制,建立诚信服务机构、监督自律组织、奖惩制度等机制,把企业诚信与中小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结合在一起,促使中小企业必须要做到诚信至上,创造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光荣,败坏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和制度环境。  五、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亦称为资本性租赁或财务租赁,是由出租人按照承租人要求,出资购入预定的资产,然后租给承租人长期使用的租赁方式。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中小企业融资",由於出租人预先支付了预备的全部价款,这等於向承租人提供了长期信贷,因此具有长期信贷性质。开办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有利於拉动政府投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系统风险,有利於提高投资报酬率。这种中小企业融资方法也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是一种国际上常用的中小企业融资方法,可以用来拓宽我国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六、政府应大力发展地方性的民营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当前,发展地方性的民营中小金融机构,政府必须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组织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息支持。同时,民营中小金融机构也应该针对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改革与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包括:1. 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针对个人信用状况发放贷款。2. 对一些小企业试行商业性的信用风险。小企业可以自身资产作抵押,这样可以增强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3. 选择一些中小企业推行主办银行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中小企业融资有效性,降低银行服务成本带来的风险。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