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法 > 子女抚养 > 子女抚养权 > 哺乳期女方如何争夺抚养权

哺乳期女方如何争夺抚养权

  • 时间:2020-01-12 13:28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人都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人的感情更是如此。很多时候,两个人结婚前并不了解对方的一些缺点,结婚后才发现彼此之间可能性格等方面并不合适,这时就会有离婚的行为,如果女方已经怀孕了还要涉及到孩子的抚养问题。因此,今天,巨人法务小编就将关于“哺乳期女方如何争夺抚养权”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一、哺乳期女方如何争夺抚养权

      哺乳期内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父母双方协商由父亲直接抚养的除外。女方为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可从以下九个方面准备证据:

      (1)小孩的户籍证明或出生证明,小孩未满两周岁;

      (2)医疗机构出具的,女方已作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诊断证明;

      (3)子女长时间随其生活,对子女的生活及教育倾心关注的证明;

      (4)对方有其他子女的证明(如户籍上的子女情况);

      (5)医疗机构出具的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诊断证明;

      (6)对方有吸毒、赌博、酗酒等恶习,或有虐待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证明;

      (7)子女随外祖姆单独生活多年,外祖父母要求且有能力帮助照顾外孙子女的证明;

      (8)十周岁以上的子女要求与母亲生活的证明(一般法庭会单独询问);

      (9)女方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及经济收人的证明。

      二、由父亲直接抚养的情况

      若父方举证证明或法院查明有下列情形,应由父亲直接抚养,体现以子女方的利益为重的立法思想:

      (一)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如母亲仅患有一般性疾病,经治疗可以痊愈,则不在此限。如父母双方均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则应选择相对较轻、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一方直接抚养;

      (二)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虽属于违法行为,但如强迫其直接抚养,将对子女不利。如果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可以允许;

      (三)在现实生活中,母亲可能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或者染有吸毒、赌博、卖淫等恶习,或者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等原因,而无法或者难以妥善照顾小孩,致使子女无法随其共同生活,从维护子女利益出发,应当由父亲直接抚养。

      三、抚养权确定都有什么标准

      父母离婚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指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人民法院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父母双方的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因素;

      2、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

      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

      4、十周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由父还是母抚养,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哺乳期女方如何争夺抚养权”其实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从人情的角度来说,法律首先自然会优先考虑将子女的抚养权交给女方,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子最依赖和最需要的本来就是女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方有非常不好的生活作风,或者经济有困难,还是可能判由男方抚养的。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哺乳期女方如何争夺抚养权>>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