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交易操作程序
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所规定的法律定义为:
首先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
其次产权还指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这种财产权是所有权部分权能与所有人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财产上享有、占有、使用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依法享有收益或处分的权利。
--产权的种类--
产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有六种形式:
(1)按产权历史发展动形态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物权、债权、股权。
(2)按产权归属和占有主体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原始产权、政府产权和法人产权。
(3)按产权占有主体性质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私有产权、政府产权和法人产权。
(4)按产权客体流动方式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5)按客体的形态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有形资产产权和无形资产产权。
(6)按产权具体实现形态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所有权、占有权和处置权。
此外,还可以根据产权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财产所有权等。
--产权的特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表现为: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既然是经济实体,就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1)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
(2)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
(3)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个方面表现为:产权具有可分离性。在市场经济中,财产的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的发展而分离。也就是说:这项财产权力在法定的最终归属上,并不一定为该实体所具有。
[1] [2] 后一页>>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我要发布法律咨询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zhangxue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