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路。站在“十二五”的起跑线上,让一切创新创业的源泉在江城这片热土上充分涌流、竞相迸发,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足,是芜湖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之一。
政策扶持创业
创业扶持政策中,芜湖市在启动创业资金和税费优惠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今年,又首次设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市级财政每年按不少于3000万元、县区(开发区)财政每年按不少于10元/人(以区域内上年户籍人口为基数)的标准设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以贴息、补贴、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用于购买创业成果、创业项目开发、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实训、加快创业基地建设等。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各县区(开发区)将成立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政府投资或控股担保公司,每年完成不少于3亿元的担保贷款。同时,在创业贷款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和额度,对已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还本付息、且创办的经济实体成长性较好的个人、合伙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分别可申请8万、50万和400万元的二次贷款和一定比例的财政贴息。
芜湖市要求各县区成立注册资本金不少于2000万元的风险投资公司,市、县区两级按1:1配套注资。对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税收在3年内年均增速不低于20%(最低一年不低于10%),政府可按该企业每股净资产增资扩股,或与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以1:1比例同进同出,增资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税费政策进一步优惠,进一步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城乡新创业人员,3年内免交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额度,对于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3年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
宽松的政策环境、强有力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和税费减免政策,芜湖市在对创业者的扶持过程中,把政策和项目实现了完美对接,给创业者树立了百折不挠干事业的信心。
服务推动创业
芜湖市还健全完善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打造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基层服务、金融系统拓展等“绿地毯”“一条龙”服务。先后建立了市、县区各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政策、场地、融资、培训、项目、咨询、维权等服务,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形成科学的创业富民服务体系。将创业培训对象向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倾斜,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环境,熟悉有关政策法规,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必备知识,提高其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2010年,创业培训3600人。创业者可以不用跑远路就在街道社区的中介服务平台享受创业融资,贷款贴息等服务。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2010年,全市累计新增创业企业1.35万户,个体工商户5.49万户,新建创业孵化基地4万平方米,创业带动就业率达到1:5,创业环境满意度达98%,全年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建立各类创业园区48个,其中,农民工创业园13个,大学生创业园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