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学生王伟(化名)今年打算还是找亲戚朋友借点钱,以渡过难关。去年,他跑了几个部门咨询创业小额贷款的事,但他很快发现,尽管鼓励政策“看起来很美”,但去各处申请都要面对相似的难题:“申请条件要求公职人员做担保人,我没有这样的亲戚朋友。我家在外地,也没有固定资产用作抵押。”
小额贷款为初期创业者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了一条出路。近年来,各地也出台了各种配套优惠政策,如对微利项目提供政府全额贴息优惠,或小额项目免担保等,以鼓励青年人创业。然而,目前个人申请到小额贷款仍是一件难事,一些大学生宁可东拆西借,也不愿“享受”优惠。
创业典型用不上“创业优惠”
王伟的公司一度被看做是创业典型,但现在却被钱绊住了起航的步伐。
王伟2009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发明了一种“正确坐姿提醒器”,可以像个蓝牙耳机似地戴在耳朵上,当使用者读写姿势不正确时,“耳机”内的平衡器因倾斜而打破平衡,会触发微芯片电路,引发微型扩音器轻声提示使用者保持正确坐姿。等坐姿恢复了,“耳机”就会归于平静。
小王的“耳机”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大赛特等奖,并申请了专利。他以此创业,也得到了政策的鼓励。2009年2月,吉林省出台了共计27条的“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27条”),其中有“零首付”创业政策:“对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公司制企业,允许注册资本零首付,6个月内注册资本到位20%,其余部分两年内到位……”一个月后,大学还未毕业的王伟“零首付”注册成立了“梦起航”公司。
据数据显示,2009年吉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有14万人,有1.2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有近4000人成功创业。王伟的故事一度被媒体报道,俨然被看做是大学生创业的典型。“坐姿提醒器”很快获得了市场认可,半年内销售了4000余套。眼见着市场销路打开,王伟的第四代产品也快成型了,再生产1万套投入市场就能赚到钱,然而资金的短缺卡住了项目的发展。从创业起,他前后向家里借了17万元,现在“手头的钱就够给员工发工资的了,还有30万元没着落”。小额贷款的路行不通了,王伟只能继续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