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兼并收购 > 外资并购 > 中国民族品牌需防范外资并购的风险

中国民族品牌需防范外资并购的风险

  • 时间:2021-04-27 16:45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对于民族品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为了自身的壮大发展,与跨国公司合作是必要的。但是,在与外资并购中,中国民族品牌需要自立自强,增强风险意识和防御能力,保证自己的正当权益。

      近年来,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联姻”不断,从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娃哈哈与达能,再到美加净、小护士、大宝,类似合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在饮料市场,包括天府可乐在内的八大名牌中有七家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收购,之后无一例外地在市场上消失;在化妆品市场,国外品牌已占据75%的市场份额;在啤酒行业,年产5万吨以上的60家企业中有72%被合资;在洗涤用品市场,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商“吃掉”3个;在感光行业,除 乐 凯 一 家 外 , 其 余 的 全 部 被 国 外 “ 吞并”……民族品牌和跨国公司合资热潮中,一些国产品牌就此被雪藏了,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获得合法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证”,进而掌控市场定价权。

      就在天府可乐向百事可乐提起诉讼的2009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引发了巨大争议,随后这一迄今外资在华最大的收购案宣告失败。这是自2008年8月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通过反垄断审查的案件。比起16年前“一厢情愿认为外资来帮助我们发展壮大品牌,合作后没有话语权和决策权,缺乏对国际规则法律的了解”的天府可乐,也许这就是一种变化,也警示着其他民族品牌。

      类似的合作并购现在越来越多,民族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吸取以前案例的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和民族品牌的壮大发展。比如,民族企业可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民族品牌产品的生产份额、销售渠道及对象,尤其是对违约责任及赔偿条款进行细则规定。

      外资开放进来的也许是“鲇鱼”,也许是“鲨鱼”。外方更注重市场占有率的长远性,也熟悉国际规则和相关法律,对于还很弱小、缺乏经验的民族企业而言,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外方变相侵吞,不仅获利甚少,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和企业效益。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中国民族品牌需防范外资并购的风险>>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