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分手后的财产分割处理
本文介绍同居分手后财产分割处理,特别是房产分割处理。男女朋友以共同名义贷款买房,分手后如何分割?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共有财产分为两种:一种是共同共有,即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共同共有多存在于具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夫妻、家庭之间;另一种是按份共有,即共有人按各自享有的份额对共有财产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推荐阅读:
非法同居的分类
非法同居财产应如何分割
非法同居认定的法律规定
同居分手后的财产分割处理
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经常会有未婚的男女朋友以共同名义贷款买房。但一旦中途分手,实际操作中,双方既非配偶关系,又已分手,那该怎么办呢?昔日的爱巢变成了今日的“伤心地”,情人间的感情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分割财产前火辣辣的眼神。面临着财产分割的问题,小件商品碍着以前的情分,不要就不要了。房子就不行了,那可是大宗消费品,动辄几十万,无法割舍。那么,类似这样的财产又该如何处置呢?
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共有财产分为两种:一种是共同共有,即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共同共有多存在于具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夫妻、家庭之间;另一种是按份共有,即共有人按各自享有的份额对共有财产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如果以个人名义买的(即《购房合同》上只有一个人的签名),那么房产就归个人所有。按照情理上来说,如果另一方也出钱了,应该归还另一方钱财,但前提条件是未签署购房合同书的一方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支付了其中的费用。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就无法收回房产(或钱物)。军与玲就属于这类情况。
试婚分手产生财产纠纷
当试婚分手产生财产纠纷时,一些人想通过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其实这很难。因为在我国,同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按照法律规定,只有1994年2月1日之前以夫妻名义同居形成的事实婚姻受法律保护,1994年2月1日之后的同居则不受法律保护。在分手后的各式财产纠纷有时即使能拿出一些口头证明或人证,但因为并非协议,根据法官自由裁量权,因此最终只能由法官确定这些证据的证明力的大小,而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调整这种特有的非婚姻状态,法官只能参照《民法》和《婚姻法》的相关条款去解决问题,而且能够用《婚姻法》来解决纠纷的,仅限于那些在1994年2月1日以前同居、能够被确定形成了事实婚姻的纠纷,大部分的试婚只能通过《民法》来调整,用《民法》的法条解决准婚姻的纠纷,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