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她的一切都非常完美:体形、容颜、装扮和得体的举止。她的声音也很好听,给人感觉她过的是好日子。可是,她的紧张与忧郁却从目光中透出来。
“其实我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我们的婚姻有些问题,这一阵子我的情绪也不怎么好。”
“可以说得具体些吗?”
“我已经是三十七八的人了,有两个孩子。丈夫有自己的企业,做得很好,我是个工程师,在一家企业打工。”
“那么,婚姻问题指的是什么?”
“平时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很放松,很快乐,可他一进门,气氛就变了。我会觉得压抑,孩子们也会停止喧闹。也许,是我的情绪变化引起了他们的不安。”
“可以说说‘他’吗?”
“他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他的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了业内领先地位。可是,他总是不快乐,经常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屋里,不愿意与人多说话。”
我有些了解这个人群。他们在职场上很成功,可是为了维持这样的成功,他们的心理压力特别大,特别是当他们适应了成功的光环后,就无法再忍受像普通人那样生活。
她又说:“一开始,我也尝试着去理解他、安慰他,但是他很固执,自以为是,所以他总是沉默而孤独。”
“他对你的态度还好吗?”
“他对我的好在圈内是出了名的,总有妻子拿我丈夫做榜样去要求她们的老公。他几乎从不出去应酬,不抽烟不喝酒,下班就回家,也从不对我高声说话,出差总不忘带礼物。可是,我却不快乐。”
我能想象他们的相敬如宾,也能感觉到他们彼此之间的那种“冷淡”。他们难以分担彼此的压力,当然也没能分享各自好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双方的心理情绪都已经压抑到了极度郁闷的程度,从而失去了在心理上关怀对方的意趣。
“他从不发火吗?”我好奇地问。
“也会的,但是他不会冲着我。偶尔,他在睡前喝一点红酒,说得不开心时,就把那杯子狠狠地摔到墙上……”
“你呢?” “我很痛苦,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样,也不想再刺激他,我就忍了。常常想,是否我们分开,彼此的情绪就会轻松些……”
“经常这样想吗?” “不仅想,我还认真地对他说了。我说和他在一起,虽然家里什么都有,但是却没了自己的心情,不但找不到自己的快乐,就连什么是自己的烦恼都丢失了。所有的情绪都是因他而起,为他而烦。我算是怎么回事呢?我也是个工程师呢。提出分手时,我还说除了带走一个孩子,别的什么都不需要,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工资生活。”
“他有什么反应呢?” “他说真要分手,不可能不给我财产。”
“就那样?” “就那样。”
她告诉我,自那次谈话以后,他晚上失眠,但他依然沉默。她还说,她来找我,不是为了自己,自己心理上已经有了较充分的准备,怕的是他会有什么意外。她希望和我讨论如何使他有转变,能够接受她分手的想法。
我理解她的牵挂,她不希望离婚带给他太多伤害。
同时,我认为他们的状况是长期以来生活形态差异太大,彼此太缺乏沟通的结果,而并非是谁有负于谁。如今,他们心理上最后的一线连接,也被彼此难以融合的性格所截断了。
也许,距离会使他们身心放松。
快结束时,她的脸色渐渐开朗起来。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她终于选择了自己的生活,并且甘愿为自己的选择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