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法 > 家庭暴力 > 研究证明暴力倾向并非天生

研究证明暴力倾向并非天生

  • 时间:2020-01-17 17:36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频频出现的年轻人暴力事件使科学家开始研究暴力行为,它是与人们天生的性格有关,还是与后天接触的环境有关呢?卫克森林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证明:暴力是一种可学到的行为,其后天环境影响因素更为重要。“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会,即便在遇到危急情况或暴力时刻,他们也不会采取暴力行为。”      对美国的许多孩子和青少年来说,目睹暴力行为或成为暴力的牺牲品是他们的家常便饭,研究人员对乔治亚中学722名住在公共社区的十一二岁的学生进行调查,问他们有多少次目睹暴力或成为暴力牺牲品。      暴力行为被研究者分为5种情况:打架斗殴、用武器攻击某人、使用武力抢劫、携枪、携刀。      结果发现,只有1.4%的学生回答“没有”,有54.1%的学生表示“有”,即目睹过或成为暴力牺牲品,另外有15%的学生表示参与过。      专家认为,孩子们主要在他生活的社会圈子里学习到暴力,例如家庭、同类人群、邻居、社区。这些又都会被电视、互联网、录像、电影、MTV、音乐强化。如果他们脑中有了暴力概念,一旦他们在受到体罚或语言污辱时,他采取以牙还牙的暴力行为就并不奇怪了。      研究人员还发现,还有一些原因也容易使学生使用暴力。这些因素是:过多的物质要求、对帮派感兴趣、吸烟、大男子主义倾向。      研究人员建议这些年轻人:“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性别,就主动改变其他因素吧。”例如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团体,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不用暴力解决争端,怎样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更重要的一点,研究人员强调,不要忽视对小学或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他们一旦学会暴力,后患无穷。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研究证明暴力倾向并非天生>>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