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包做主”
A与B网恋,B来到A生活的城市工作,二人闪婚。A的父母经常向A灌输B是上门女婿的思想,要求A掌握家中的经济权。
B多次向A提出贷款买房,A询问父母的意见,父母不同意借钱过日子,二人买房计划落空。后房价上涨,B埋怨A,A父母大怒,认为B没有养家的能力,鼓励A离婚,趁年轻寻找更有实力的夫婿。A在父母的撺掇下起诉离婚,B不能容忍A父母的论调,遂同意离婚。
分割财产
父母“包要价”
C与D系大学同学,结婚后贷款买房。交房后,D的父母负责房屋的装修,C的父母赠送家电若干。后二人因性格不合,协商离婚,两家父母为房子的归属权引发争端,坚决要求自己的子女享有房屋的所有权。
D的父亲说:“家里的每颗钉子都是我钉的,房子应该属于我儿子。”C的母亲说:“我女儿是明媒正娶的,不可能被你们家扫地出门,房子应该属于我女儿。”两家父母反目成仇,C与D也因父母之间的战争从朋友变成敌人,双方无法协商,到法院起诉离婚及财产分割。C十分无奈地说,“我不愿意因为房子打官司,以我的能力可以再买房子。但是如果不要房子,我爸爸能气得进医院,为了我爸我也得争。”
抚养孩子
父母“包养育”
E和F二人婚后育有一子,因二人年纪尚小,均无工作,借住朋友家。孩子一直由E父母抚养。后二人感情破裂,均同意离婚。双方原协议,因孩子一直与E父母居住,由E父母继续抚养。F的父母得到消息,到E家索要孩子,称F三代单传,一定得要回孩子。如果不同意孩子由F抚养,F将不同意离婚。E无奈起诉离婚并要求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庭审调解过程中,E和F坐在一边埋头睡觉,两方老人为争夺孙子的抚养权吵闹不休。
-法官分析
针对以上案例反映的各种现象,海淀法院的舒法官指出,80后在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后,往往并不掌握家中的话语权。由于习惯在父母的关爱和管理下生活,在处理自己的家庭问题时,他们也不由自主地把父母牵扯进来。由于父母对小两口生活的视角完全从自己的孩子出发,心理态度自然而然地从话语、行为中流露出来,对孩子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孩子们的父母如果不鼓励子女学习爱人,学习容忍,而仅仅唆使子女在婚姻中尽量为自己争取利益,很容易给80后的小家庭制造纷争。更有甚者,有时是家长之间的矛盾导致本来生活尚可的小两口走上了离婚的道路,这些都应当引为80后家长们的鉴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