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法庭上办离婚典礼,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新鲜事,以至于连法官都感到这样的“头一遭”有嚼头。和平分手未免是一件好事。
镇海法院也来了一对夫妻,他们身穿情侣装,带着身份证和户口本有说有笑,并在法官的见证下相互祝福后双方归还了结婚戒指。看到这一幕后,法官有点纳闷,问了句:“你们是来离婚的吗?”(11月28日《现代金报》)
法庭上办离婚典礼,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新鲜事,以至于连法官都感到这样的“头一遭”有嚼头。别人离婚上法院,一般来说都是自己解决不了,无奈之余才走到了这一步,严重者可能早已争得不可开交,轻微者也是各不相让,未成仇人也似陌生人一样。这对夫妻不仅有说有笑,而且还在法官的见证下,穿着情侣装,互换戒指,在彼此祝福下和平分手。离婚离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一种幸福。
世事反复,人生无常。我们常说,婚姻与爱情是一种人生过程,而如何对待却是一种人性态度。当初从山盟海誓到步入婚姻殿堂,每一个人都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从热热闹闹、别具一格的婚礼,到浪漫而温情的蜜月,形式的变化都是对内容的追求。因而,那些盛大的结婚礼式,并非全是虚荣心在作怪,更多的恐怕在于,这既是一种态度的表达,也是一种内心的渴求。遗憾的是,我们往往能够做到一个好的开头,却无法淡定面对一个好的结果,善始而不善终,表面上是功利社会的一种品质之缺,其实是个体对于生活以及人生的态度出现了偏差。
婚姻就像一场人生买卖,维系这种关系的因素也许很多,最重要的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责任。我们可以接受合作时的欢悦,自然也应理解分手时的宽容。夫妻不成朋友在,对于“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两人来说,分手就意味着新的开始,举行一场分手的仪式,其实是双方的互道珍重,互致关怀,也是“一路走好”的祝愿。既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什么又不能追求一个美好的结局呢?套用《非诚勿扰2》的话,就是“散买卖,不散交情”。
给别人宽容,自己也会幸福;给他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婚姻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人与人的相处。我们既然可以对陌生人保持友好,为什么不能对自己朝夕相处的恋人,甚至亲人更加友好呢?相爱时如胶似漆,分手时鸡飞蛋打,以至于“肉体相残”、“彼此互戕”悲剧不断上演。离婚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从夫妻变成了朋友,是彼此为了更好生活的一种选择,因此又何必为难别人,折磨自己呢?那相濡以沫的记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无可限量的人生财富。苦过也好,乐过也罢,为了给曾经的生活,以及未来的人生留下一丝内心美好的情愫,我们其实可以将分手做得更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