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家庭冷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年近50岁的韦女士与丈夫结婚后由于各种原因两人的交流渐渐变少,感情也变淡,形同陌路。在遭受23年冷暴力后,韦女士到法院起诉离婚,却因证据不足不被法院支持。
“我是一个家庭冷暴力受害者,但我离不了婚”,昨日,金陵晚报法律援助中心来了一位年近50岁的韦女士,向记者讲述其20多年的家庭婚姻经历,并向金陵晚报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23年家庭冷暴力
与丈夫“形同陌路”
“我感觉我们还没认识清楚对方就结婚了”,韦女士回忆起这段婚姻经历告诉记者。1990年,韦女士与现在的丈夫通过相亲认识。因为当时年龄偏大,韦女士便急着想确定下来,于是认识不到半年两人就领了结婚证。
当时,韦女士正跟随父母在江西工作,丈夫则在老家南京工作,两人一直处于分开状态。婚后一年,韦女士生下一个女儿,并且回南京与丈夫同住。韦女士当时在南京工厂上班,和公公婆婆一起照料女儿。丈夫则是销售员,基本上每个月都去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出差。结婚之后,两人曾因住房问题闹过矛盾,在生活上也因双方距离及性格原因交流不多,并且一直保持着财产独立,双方互相不知道对方的经济状况,“每个月能在家一两天都已经不错了,一家人过得像是两家人”。
慢慢的,因为丈夫时常不在家,回家时也只是吃饭、补觉。婚后两人交流渐渐变少,丈夫与韦女士的感情也变淡。在韦女士看来,她的家庭生活是“在外人看来平静,而在她内心十分折磨”。“时常一天说不上两句话,只是吃饭了吗,吃好了吗等问候的客套话”,并且丈夫再也不碰她了,不仅如此,在她胆囊炎开刀做手术时,丈夫也对她不理不睬。长时间家庭生活的不开心,她也曾多次想过离婚。但韦女士一直想为女儿提供一个完整家庭的成长环境,也就一直维持着与丈夫的婚姻。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她对于丈夫“越来越不了解”,甚至对于丈夫的事业,她也“不太清晰”。丈夫几次称其事业要扩大急需借钱,让韦女士出示身份证为其借贷资金,韦女士也在不清楚的状况下答应为其借贷资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