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12月27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按照计划,明年3月1日起,北京“单独”家庭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近日,北京正式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地方立法程序。按目前计划,如果法规修订顺利,明年3月1日起,北京“单独”家庭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如何依法推进“单独两孩”,提早应对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北京的进展对其他城市有何借鉴意义?
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北京具备实施“单独两孩”条件
12月27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
该修正案草案由北京市政府提请审议,内容为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情形的第二项“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修改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同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立法程序,本次常委会会议进行的是修正案一审,明年2月将进行二审并表决,如果通过,将在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并及时完善相关政策。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刘志说,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统计显示,北京市低生育水平长期保持稳定,2011年起,北京劳动年龄人口增幅开始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红利”趋弱,具备启动实施“单独两孩”的条件。
根据分析和预测,政策实施后,北京市生育率将在短期内显著回升,但在达到高峰后又会逐步稳定。
政策实施前5年,将多出生28万人
北京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家庭60%—70%有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意愿。
据预测,“单独两孩”实施后,从2014年开始的5年中,北京会出现生育率短期显著回升,累计将比政策不变的情况多出生28万人左右,其中政策出台后的第五年,出生人口达峰值24万人,此后逐步下降。
为防止集中扎堆儿生育,北京市此次没有修改条例其他条款。满足“单独”条件的家庭,要生育第二个孩子,仍需满足“女方生育时满28周岁,或距生育第一个子女的间隔超过4年”的条件,以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
刘志表示,北京市政府将积极倡导合理生育间隔,严格审批程序和要求,防止出现短期生育堆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