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这就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意味着子女不常回家看望老人会违法。下面,巨人法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生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值得一提的是,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列入法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许多市民表示,这对道德起到一种引导和匡正作用;亦有不少市民称不该用法律勒索道德,立法过于苛刻。据新浪网调查显示,55.1%网友表示支持,认为可督促人们多陪伴老人,体现了对老人的精神关怀。
正方:做子女的要常回家看看
在新浪微博上,有网友说: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生养孩子不容易。父母老了,孩子却不闻不问,这样的不孝子女就该受到法律制裁。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把子女常回家探望父母列入法规是有必要的。
2010年11月25日,北京房山法院开庭审理83岁老父状告6子女未尽赡养义务一案。老人称不差钱,就是孤独、寂寞,仅要求6名子女每周至少回家探望1次。6名子女当庭表示,不管法院判决结果如何,一定会经常回家看看。市民李大爷经常读书看报,他举出上述的例子,对记者说,非常赞成这个条例。
“以前,四五个孩子,总有一个孝顺的会回家陪陪父母。现在,独生子女占多数,孩子不回家父母会非常寂寞。而且,现在很多子女并不愿意赡养父母,逃避责任,而年迈的父母又能依靠谁呢?孝敬父母一直以来是中国的美德,但这种美德快没有了,所及需要法律来规范。” 李大爷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