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非法人组织的类型之一,也是经济社会活跃的主体之一。合伙具有较强的人合性,因此对于退伙和入伙都有严格的限制。那么强制退伙的法律后果如何应对呢?接下来巨人法务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1)身份关系上,合伙人资格丧失;
(2)财产关系上,合伙企业财产的结算和财产份额的返还;
(3)对外责任上,合伙人对于合伙企业基于退货前原因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退货时合伙企业资不抵债,退货人应当分担亏损。
(4)合伙企业存续,有合伙人退货后,其他合伙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合伙企业是否存续。
(1)结算时间: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
(2)退伙人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相应扣减其应当赔偿的数额。
(3)退伙时有未了结的合伙企业事务的,待该事务了结后进行结算。
(4)退还的具体办法,由合伙协议约定或者由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退还货币,也可以退还实物。
(一)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的自然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二)个人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
(三)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
(四)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的相关资格丧失。
(五)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合伙人被依法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但是,若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该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退伙。
合伙企业解散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合伙人退伙导致合伙人人数不满法律规定也是可能导致散伙的原因之一。以上内容就是巨人法务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强制退伙的法律后果如何应对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