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兼并收购 > 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反收购36计

上市公司反收购36计

  • 时间:2021-04-27 15:43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三十六计”(上)

      通常,反收购存在的前提是目标公司遭遇了恶意收购,目标公司管理层为了防止公司控制权转移,从而采取的旨在预防或挫败收购者收购本公司的行为。反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其核心在于防止公司控制权转移。针对收购方不同的收购目的,目标公司可以采用的反收购策略亦有不同。

      具体来讲,反收购措施按照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预防性(事前)反收购措施与抵御性(事后)反收购措施。本部分着重介绍前者。

      预防性措施一般发生在要约收购出现以前,目标公司以各种形式防范将来可能出现的收购进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毒丸(Poison Pill)计划: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于1982年发明的,又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具体来讲,所谓的“毒丸”是指目标公司通过制定特定的股权计划,赋予不同股东以特定的优先权利,一旦收购要约发出,该特定的优先权利即可行使,则会导致公司财务结构的弱化或收购方部分股份投票权的丧失。该计划一旦实施,就会使收购者的股权被稀释从而达不到控股的目的,这样无疑增加了继续收购成本,从而迫使收购方放弃收购;(2)反收购条款,又称为“驱鲨剂”(Shark Repellent)或者“豪猪条款”。(Porcupine Provision)。前者是指在收购要约前,修改公司章程或做其它防御准备以给收购要约的实现增添障碍使其知难而退的条款。后者是指在公司章程或内部细则中设计防御条款,使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同意的收购企图不可能实现或不具可行性;(3)金降落伞计划(Golden Parachute):降落伞”通常分金、银、锡三种,针对高级管理者的计划为金色降落伞,中层管理者为银色降落伞,一般员工为锡色降落伞。 “金降落伞”是指目标公司通过与其高级管理人员签订合同条款,若是公司的控制权发生突然变更,则收购方应当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以全额的补偿金。目标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一来提高收购方的收购成本,二来如果公司被收购,则保障高管人员的相关利益,三来也是为了减少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因为收购而产生的利益冲突;(4)员工持股计划(ESOP),是指公司鼓励雇员购买本公司股票,并建立员工持股信托组织的计划。由于公司被收购后,常常会大批的解雇或是遣散原公司的职工,因此为了保障公司职工的利益,推行这一计划,有利于防止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不顾本公司职工的利益而转让公司的情况发生,也给收购方的收购增添难度;(5)提前偿债条款,指目标公司在章程中明确约定,在公司面临收购时,应当立即偿还目标公司的各种债务,不论其到期还是未到期,因此,即便收购完成,也会给收购方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从而影响其收购决策。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三十六计”(下)

      在介绍完预防性反收购机制后,我们可以再了解一些常用的抵御性反收购措施。

      (1) 白衣骑士(White Knight),它是指当公司面临被恶意收购时,公司的管理层为阻碍恶意接管的发生,去寻找一家"友好"公司进行收购,通过该收购人与恶意收购者相互竞争,从而挫败敌意收购的行为。这家"友好"公司被形象地称为"白衣骑士",而敌意收购人则可以称为“黑马骑士”。通过这一策略,目标公司不仅能通过增加竞争者而使买方提高收购价,还可以给予白衣骑士优惠条件来购买公司的资产与股权;(2)帕克曼式防御(Pac-man Defense),它本源于上世纪美国流行的一种电子游戏。在这里指目标公司在受到敌意收购后,采取种种积极措施,反攻为守,对收购者提出反向收购要约,来牵制收购方,或是以出让公司部分资产或股权为条件,策动另外一家与目标公司关系友好的公司出面,收购收购方股份,以达到反收购的效果。这种方法常常会使收购公司自顾不暇,从而迫使其放弃收购;(3)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它是指目标公司大量出售公司资产,或者破坏公司特性,以挫败敌意收购人的收购意图,是公司主动性反收购并可能两败俱伤的一种策略。它的常见做法有出售“皇冠明珠”和“虚胖战术”两种,前者是就将即目标公司经营好的子公司或者资产出售,使得收购者的意图无法实现,或是增加大量资产,提高公司负债,最后迫使收购者放弃收购计划;而后者是公司购置大量与经营无关或盈利能力差的资产,使公司资产质量下降;或是做一些长时间才能见效的投资,使公司在短时间内资产收益率大减。上述诸种“自残”方式,可以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或增加收购者的风险也能够达到击退恶意收购的目的。

      当然,在实践中,反收购的措施并不仅仅限于以上介绍的这些,而且即使是上述策略,在实际操作中,也会衍生成为千变万化的招式。因此,目标公司应当结合双方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反收购策略,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能够成功抵御敌意收购。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上市公司反收购36计>>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