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 > 个人合伙 > 我市首例个人合伙建房案引争议

我市首例个人合伙建房案引争议

  • 时间:2021-04-26 20:25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就在温州个人合伙建房项目取得土地,迈出实质性一步时,平湖市民发起了嘉兴首例个人合伙集资建房项目。昨天,发起人陈某表示,自12月4日平湖合伙建房报名活动启动至今,已有100多名市民报名。陈某是平湖金品律师事务所律师,如今已是平湖街头巷尾热议的人物。

      目的是减轻购房的经济压力

      在金品律师事务所楼梯口,贴着一张醒目的“合伙建房报名处”指示牌,顺着指示牌前去报名的市民大有人在。据悉,合伙建房报名通知发布之后,报名者踊跃,短短一周已超过100人。

      据悉,个人合伙集资建房之所以吸引众多市民眼球,是因为这几年市民普遍感到购房的经济压力大。受访市民反映,目前,平湖商品房价格与嘉兴市区差不多,位置好点的楼盘4000至5000元/平方米。

      平湖市房管处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年,平湖市区商品房均价1100元/平方米;2002年,升至2200元/平方米;2004年,达到3500元/平方米。去年,受宏观调控影响,房价涨幅放缓,涨至3800元/平方米;今年1至10月份,宏观调控深入房地产市场内部,房价稍有回落,渐趋稳定,均价3700元/平方米左右。

      相比之下,个人集资建房可省去广告宣传、营销、人力等成本,售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据合伙建房通告书上说,联排价格预计3800元/平方米,高层约2900元/平方米,多层约2600元/平方米,比同等地块楼盘市场价要低千元左右。陈某说:“我们搞个人合伙集资建房,目的就是要减轻市民购房的经济压力。”

      已和银行签订贷款意向书

      目前,报名人数虽超过100人,但距离项目开工最佳户数200户尚有一定差距。尽管如此,陈某很有信心,一是个人集资建房不违法,二是自己已研究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据悉,陈某去年就开始关注个人合伙建房事宜,由于其他地方此类项目没实质性进展,他就没行动,只是潜心钻研北京、深圳等地个人合伙建房项目流产的原因,希望借此研究可行性方案。经过一年研究,有了点眉目,尤其是温州个人合伙建房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后,陈某信心十足地着手运作此项目。

      根据合伙建房告知书,在组织机构、竞拍土地、建造规划、建设成本、筹资方案、施工质量、竣工验收、销售分配以及物业管理,甚至竞拍土地失败,导致项目流产而退还资金等方面,陈某都制定了详细的文本条款。目前,项目运作的核心要素之一——资金,陈某已与嘉兴市商业银行签订贷款意向书,商业银行同意提供为期一年的个人消费贷款,贷款总金额为土地拍卖价款60%以内。

      而另一核心要素——土地,目前,陈某正筹备召开合伙人负责人会议,讨论竞拍近期平湖即将挂牌的土地。“现在,最担心的是能否参加竞拍,如能参加,并拿到土地,相信项目运作指日可待。”据平湖相关部门透露,目前,平湖土地出让按国家规定执行,公开挂牌出让,企业、自然人等均可参加竞拍,但相关手续及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业内人士

      质疑其操作性

      据陈某设想,只要拿到土地,个人合伙集资建房项目基本能运作,但社会各界对此有不同看法。平湖市房管处有关负责人认为,个人集资建房缺乏政策支持和法律规范,即使拿到地,个人集资建房操作性依然令人质疑。

      拿到地后,作为社会个体,没资格开发房产项目。按规定,开发房产项目必须是有资质的企业;退一步讲,如果发起人成立公司,那么运作过程,从开发到销售,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否则,房产市场秩序如何监管?再者,如发起人与开发商“合作”,通过提成约定开发,这样个人集资建房势必变味。

      市场人士指出,个人集资建房先天不足,最大缺点就是人多,松散,无组织纪律,大家自发结合,自觉行事,利益难以均衡,有诸多变数无法解决,如发起者怎么保证参与者利益不受损害,平息分歧意见?集资建房者如中途退出,造成无法竣工的烂尾楼怎么处理?集资诈骗风险如何监管?潜在风险及变数很大。

      嘉兴市房协经济师周汉林认为,从社会分工角度讲,个人集资建房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房地产业之所以发展成今天的专业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体现了社会进步。而个人集资建房者缺乏房产商所具备的专业开发技术、管理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即使拍得土地、获取贷款,在项目管理、施工质量、后期服务等环节中,个人建房者仍然会遇到诸多难解之题。

      本报将就此事作进一步关注。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我市首例个人合伙建房案引争议>>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