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法 > 子女抚养 > 抚养权 > 孩子是我的,打也是天经地义?

孩子是我的,打也是天经地义?

  • 时间:2020-01-11 20:23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俗话说:“不打不成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们尤其是父亲,总喜欢动手打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会乖乖听话。

      “棍棒教育”的观念经常会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今年3月11日上午,一个令人震惊的人伦惨剧发生在广州番禺区某小区。10岁男孩邓天威的父亲邓某将自己与儿子反锁在家中,当警方撞开门后发现,邓天威已殒命,邓某则挥刀自残。

      据省妇联对广东某些地区进行的调查,90%以上的家庭曾有打骂孩子的现象。在很多家长看来,打孩子一巴掌是一件平常小事,甚至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外人不要干涉。“打孩子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打一巴掌不算暴力,打重了、遍体鳞伤才叫暴力”、“别人打孩子也去管,真是多管闲事”、“孩子不打不听话”、“我们小时候也挨过打,不也照样长大了”……

      在传统的观念里,父亲拥有绝对的权威,父亲总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父亲与孩子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父亲能否成为孩子的朋友,越来越受到关注。

      佛山市祖庙街道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月智与女儿一直保持朋友式的关系。陈月智对女儿一直细心照顾,从不打骂女儿。女儿说:“老爸总会尊重我。考试考砸了,爸爸从不骂我,而是耐心地跟我一起找原因,帮助我,和我沟通。”

      陈月智也会为女儿改变爱好,他会跟女儿一起听最新的流行音乐。“只要我喜欢,爸爸就会跟我一起听,他也会特意买碟,放在车里播。”陈月智还会陪女儿逛街,为女儿买一些小零食,和女儿一起挑选衣服,给出中肯的意见。有这样一位父亲,女儿也愿意与父亲交流。

      专家评语:打孩子并非天经地义

      孩子犯错,“打”,只是对孩子施加一种外在的控制力,往往“打一顿,好一阵”,却没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单纯的打骂只会让他们产生“依赖”的情绪,一旦犯错总是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得到约束,孩子的自律能力会变得很差。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偏大,父母某一方人格结构出现问题,或者处于压抑状态时,都容易把压力宣泄到孩子身上。”与受害孩子邓天威居住于同一小区的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曾路回答说。

      遭遇心理压力时,要防止把压力发泄转化为对孩子的暴力。曾路建议,如果家长感到十分愤怒,想动手打孩子时,最好强制自己十分钟后再决定动手与否,“主要是让自己有一个情绪缓和的过程,有自我反思的空间”。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经常殴打孩子的家长要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此外,“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也助长了家长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打孩子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痕。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孩子是我的,打也是天经地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