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融资 > 短期融资券 > 市场观察:短期融资券市场松了一口气?

市场观察:短期融资券市场松了一口气?

  • 时间:2021-04-27 23:21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过去半年中饱受风雨的短期融资券市场近日迎来了好消息——福禧短期融资券的到期兑付资金已经到账。

      在过去的半年中,“福禧事件”成为短期融资券市场中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货币政策环境偏紧的环境下,“福禧事件”引发了短期融资券市场一系列“震动”:发行利率被推高,发行规模被缩减,发行日期被推迟……

      现在,市场已经看到了“福禧事件”解决的希望,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定时炸弹被解除。市场人士认为,短期融资券的元气或将恢复。

      “福禧事件”的解决对民营企业算得上是一个利好。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折腾”,被高度关注的信用风险得到了一定的释放,民营企业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受到的“排他性歧视”也有望被缓解。

      福禧短融兑付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风险释放将刺激一部分风险规避倾向较大的资金,市场需求更加活跃,利差将出现一定的下降空间。尤其是在目前债市紧缩预期较浓、中长期品种风险较大的情况下,短期融资券对资金的吸引力将会更加明显。

      市场人士估计,一线短期融资券的利差将会出现10-20BP左右的下降空间。但也有分析认为,利差下降的空间不会很大,因为由于此前已经有资金介入,目前的利差状况已经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但最起码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信用风险被部分释放,利差上升的空间不会很大,分化趋势也不会那么剧烈。

      然而,福禧短融的兑付对市场更大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利差下降空间会有多大,而更在于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及其整个金融体系方面。在经历了“福禧风波”之后,市场对短期融资券资质的认定将会更加科学和有效。以往市场上对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宁可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个”的局面将会改观;投资人投资决定“唯身份论”的状况也将发生变化。利差的缩小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将会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

      一些与国企相比资质毫不逊色的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而利差的合理化也会吸引一部分企业从银行贷款转向发行短期融资券。从金融市场功能的角度来看,融资的渠道会拓宽,投资的选择会增加,这对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都是一件幸事。

      但是,分析人士也指出,这种进步意义体现将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外部信用评级有效性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市场对“福禧事件”带来的损失仍会心存余悸。在市场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观的情况下,一些信用风险避险型资金对部分短期融资券的投资仍然持谨慎态度。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市场观察:短期融资券市场松了一口气?>>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