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法 > 婚姻家庭 > 单亲家庭 > 重庆35%少年犯为单亲家庭

重庆35%少年犯为单亲家庭

  • 时间:2020-01-28 17:10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核心提示:未教所少年犯的家庭情况调查,有35%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缺乏一定的情感交流,形成了极端、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和反叛心理。

      根据《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时未满14岁,均不对其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他们当中,犯罪行为极端,造成较严重后果的,被送到了市未成年管教所进行管教,成为了少年犯。

      为帮助这些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近年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和市未教所进行了如“所外试学”等方面的尝试,收到一定的成效。

      昨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授权重庆晨报,独家公布目前我市少年犯情况报告。

      昨天上午,市检察院第一分院驻市未成年管教所检察室主任、“莎姐”检察官向红介绍了全市少年犯的基本情况。目前,市未教所共收容管教少年犯300余人,平均年龄在13岁左右。

      向红介绍,我市少年犯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近两年下降较为明显。这些孩子的犯罪主要以暴力等极端行为为主。不少孩子在童年时期都极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同时缺乏家长的正确管教。

      根据对市未教所少年犯的家庭情况调查,有35%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缺乏一定的情感交流,形成了极端、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和反叛心理。同时,还有25%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因父母长年在外,他们都由祖辈们进行管教。由于教养方式不当,最终导致犯罪。(重庆晨报)

      知识延伸:

      单亲家庭教育误区如下: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误区之二: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区之三: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总之,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则是坦诚、沟通和鼓励,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婚姻家庭这些事避而不谈,要让孩子知道离婚和结婚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而沟通会使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和鼓励,也许就能改变他的人生。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重庆35%少年犯为单亲家庭>>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