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浙江民企进行垄断性并购的原因分析
截至2007年3月,浙江省外资企业超过2万家,引进外资超过1,300亿美元。浙江省累积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1,216户、投资总额13,106,370万美元、注册资本7,342,795万美元、外方认缴5,413,900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6%、19%、19.7%和22.7%。外商投资企业户均投资总额达617.8万美元,户均注册资本达346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和11.3%。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3047家,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501家,分别比去年增长14.6%和39.5%。
从当初的外资试探性进入,到今天的大规模并购,由于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的引进外资优惠政策,客观上已造成目前引资过度的情况;加上反垄断法迟迟不能出台,导致限制外资垄断的“防火墙”未能建立;同时,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制度也间接助长了跨国垄断企业的长驱直入。
从改革开放起,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浙江民营企业在不断变幻的政治经济形式中经历了优胜劣汰并得以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了跨国公司所注目的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而垄断性并购可以使这些企业成为跨国并购本身的资源,并借此减少竞争对手。同时,浙江民营企业具备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所缺少的要素。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起步早,发展快,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了我国民营经济的代表地区之一,在中国市场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很多企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品牌和客户群,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这些企业,可以成功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快速打响知名度,从而实现目标市场聚集,集中发展优势产业,从而实现目标集聚,而这些市场要素如果通过市场购买将花费巨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