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兼并收购 > 企业并购 > 中铝收购力拓的失败启示

中铝收购力拓的失败启示

  • 时间:2021-04-27 16:15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因力拓毁约宣告失败。中国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依然漫长。

      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因力拓毁约宣告失败。中铝公司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今年2月12日宣布的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而最近爆出的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则遭到了不少质疑。

      一个想收购海外优质资产,却被无情拒绝;另一个则可能拿来不良资产,两个例子差不多同时发生,似乎表明,中国企业眼下进行的海外并购之路并不顺利。

      想买的资产,对方不卖了

      今年2月12日,中铝宣布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在铁矿石、铜和铝资产层面与力拓成立合资公司,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如果交易完成,中铝可能持有的力拓股份最多上升到18%。

      这笔一直被外界称为收购海外优质矿业资产的巨额交易,从一开始就存在太多变数。中国方面,除了在该交易开始时短暂占据主动外,其它时候大都是完全被动的,也一直在承受包括力拓股东、澳大利亚政府以及国外舆论的压力。而最大的转折点开始于5月初,关于中铝调整收购协议的说法渐渐四处蔓延。

      对此,中铝总经理熊维平昨天也承认,自交易协议签署以来,中铝在坚定维护我方利益的前提下,保持最大的灵活性,以建设性的态度与力拓集团协商,积极地对2月份宣布的交易方案条款做适当修改。但显然协商终告失败。

      不良的资产,买了不放心

      而另外一方面,几天前美国通用和腾中重工就出售悍马品牌达成了谅解备忘录。这似乎是一件双方“情投意合”的事情,可是外界对这次海外并购并不太看好。

      6月3日,新华社记者发表了“中国民企收购悍马的‘不可行性’分析”,称“从降低收购风险的角度出发,收购方应当认真地进行收购悍马的‘不可行性’分析,在收购中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做好应对准备。”6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买‘马’容易养‘马’难”,称“我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时间短,国际化经营起步晚,在资金实力、市场渠道、管理经验等方面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并购成功率并不是很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悍马与我国政府鼓励小型车和电动技术等新型节能技术不相符,品牌价值和市场前景不乐观。由于这笔交易要到第三季度才完成,最终走向还有待观察。

      一分为二看,并购路漫漫

      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遇到的各种麻烦,交大安泰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一方面,中铝结盟力拓,是中国多年以前就拟定的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这种战略并非中国独有,其它国家也是这么做的。不少发达国家为了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不仅立足本国资源,而且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因此,某些人戴着有色眼镜,对中国的不少正常商业举动进行过度解读,这是不妥的。

      另外一方面,陈宪说,联系到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失败的案例,说明在国外,担忧中国收购威胁本国安全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外国人眼里,中铝和中海油既是大企业又是大政府,他们的企业决策机制、收购融资的成本、收购之后的发展战略等等,都容易引发质疑。而由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出面收购,也面临着同样的信任问题。因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依然漫长。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中铝收购力拓的失败启示>>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