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站[切换]
热门城市 ABCDE FGHJ KLMNP QRSTW XYZ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忘记密码?
法律顾问  案件委托 城市加盟 律师入驻 律师咨询 :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兼并收购 > 公司收购 > 联想收购汉普案

联想收购汉普案

  • 时间:2021-04-27 15:50   纠错   免费法律咨询
  • 联想收购汉普 2002年3月21日,三位新派徽商联想总裁杨元庆、亚洲物流科技主席鲁连城、汉普国际总裁张后启在香港签定协议,宣布中国最大的IT制造企业联想集团(992)收购中国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汉普国际。联想朝着向IT服务转型的方向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收购过程 根据收购协议,联想认购汉普国际2,550股新股份,占完成后其全部已发行股本51%,代价为55,000,000港币。另外,联想同意收购完成后,"将向汉普国际转移(或促使其有关附属公司转移)若干业务合约(其未履行合约总值约为人民币2,605,000元)以及向汉普国际转让账面净值约人民币891,825元之若干固定资产(主要由计算机及其它设备组成)。 与此同时,联想还以现金2387万港币购入原汉普国际母公司亚洲物流科技(862)的1.59亿新发行股票,占亚洲物流科技扩股后4.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亚洲物流科技还间接持有汉普国际的30%的股份。 背景和动因 此次并购被认为是新形势下实业型资本(联想)、投资型资本(鲁连城)和知识型资本(张后启)的共存共赢。 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IT制造企业,联想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后的衰退期。在世界PC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联想的PC业务增长乏力,裁员的决定在业界沸沸扬扬。联想不得不考虑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近期与厦华合作手机业务即是一个动作。但是手机市场如同另一个PC,联想显然不愿满足于制造厂商的角色。向IBM学习,从制造向服务转型,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收购IT服务厂商,无疑是一条最佳路径。 此时在国内的IT应用和管理咨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汉普所面临的对手都是国际重量级企业。IT与管理咨询的结合使得这一行不仅有普华永道、艾森哲、毕马威等脱胎于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咨询公司,还有IBM、惠普等传统IT企业,国内大大小小的管理咨询公司更是难以胜数。虽然汉普目前是国内厂商中的佼佼者,但要面对国际竞争,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人力资源来讲,汉普都急需补充新的血液。 对亚洲物流科技来讲,资本运作要强于实业,对于汉普其难以再有大规模投资。此时找一家颇具实力的企业,对汉普进行补血,虽然稀释了股权,但汉普今后的增值将会给与其巨大的收益。何况亚洲物流的主业可以与汉普互相补充,汉普的强大对于亚洲物流的好处决不止一点。 收购评述 此次并购对IT产业界和投资界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意义。 1、联想树立国内IT厂商转型的榜样 传统的IT厂商向服务转型,从以生产为主到提供服务为主,这已经得到了国际IT界的一致认可,此次控股国内最大管理咨询公司,联想可谓得偿所愿。新汉普依托联想集团的强大资金、广泛的客户渠道,必然导致中国高端IT应用与管理咨询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可以预见,今后的联想会将自身硬件设备和汉普的服务进行捆绑销售,无论从计算机设备还是IT服务来说,联想都将遥遥领先于国内对手,进入国际一流IT厂商行列。 2、知识资产的定价机制 汉普国际自2000年11月成立以来,到2001年底未审计税后利润只有364万港币,有形资产净值2180万港币,而联想为51%股权所付出的代价是5500万港币的现金和价值327万港币的业务资产,知识资产的价值确定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3、资本无国界 在此次并购中除了三方不同的行业背景外,其资本来源也很复杂。联想集团虽作为大陆IT企业,但已在香港上市,所用资金大部分为国际资本;汉普国际的前身汉普咨询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而亚洲物流则为港资企业。股权的繁复征示着企业的国家属性正在逐步消失,并购正在将全球变为一个统一市场
    网站声明:巨人法务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该篇文章<<联想收购汉普案>>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我是公众

    有法律问题?直接发布咨询
    (不限时间,律师在线,有问必答)

    我是律师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

    关于巨人法务

    巨人法务版权所有 2015-2020 苏ICP备15040257号-6 公网安备 440176020022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苏B2-20160586